铁道标准设计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访问量:964693
日访问量:6

线路/路基

  • 武汉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武汉直通线近期建设方案研究

    雷中林;

    概述武汉枢纽客运系统规划"五主两辅"布局,初期武汉至十堰铁路利用汉孝城际铁路引入武汉枢纽,近期武西客运专线贯通后,需要兼顾西北地区与中南赣闽等地区客流及沿线城际客流的基础上,从提升干线通道运输质量、满足武汉枢纽过江通道运输需求、武汉枢纽客运系统能力需求、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求方面分析需要新建武西客运专线直通线,提出新墩接轨方案(方案Ⅰ)、乌龙泉接轨方案(方案Ⅱ),通过建设规模和工程投资、枢纽总体布局、客运系统能力适应性、运营条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等方面的比较,提出武西客运专线直通线近期乌龙泉接轨方案(方案Ⅱ)较优。

    2017年06期 v.61;No.66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4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时速160 km及以上客货共线铁路主要工程标准研究

    常成;

    目前建成的时速200 km的客货共线铁路,在实际运营中一般采用客(动车组)货不见面或降速至160 km/h速度的运营组织方式,因此对于今后类似项目是否还有必要按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铁路建设存在一定争议。通过调研、参考在建及运营项目,结合现行规范、标准及实际运营项目运输经验,对时速160 km、时速160 km(预留200 km)、时速200 km三类方案选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进行详细汇总和对比分析,提出部分研究思路和实施建议,为后续类似项目速度目标值标准选用提供借鉴。研究结论为:项目初期就应结合项目特点、沿线客货运量需求、相邻路网构成、地形地貌等因素对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确定。

    2017年06期 v.61;No.666 6-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地铁10号线乘车舒适性分析

    王少钦;于文法;李宇杰;郑礼瑞;杨三资;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的乘车舒适性,针对列车运行过程中比较敏感的振动和噪声进行研究。建立车辆-乘客耦合振动模型,推导系统振动微分方程,并编写相应计算程序进行求解,对车辆及车厢内部不同位置乘客的振动响应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乘客与车辆的振动响应间存在明显差异,车厢中部乘客振动响应峰值会较两端偏小。对北京地铁10号线部分区段车厢内部噪声进行实际测量,数据证明空气动力噪声会使得车厢连接处噪声值较车厢中部明显偏高,曲线轨道处的轮轨尖啸噪声造成列车转弯时的瞬时声压最大值略有超标。通过振动计算及噪声测试可知,车厢中部振动较小、噪声较低,乘车舒适性会优于车厢两端。

    2017年06期 v.61;No.666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高速铁路折角客流疏解平面布置图型研究

    薛耀胜;

    我国高速铁路已实现快速发展,进一步缩短旅行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和最大程度吸引客流是高速铁路发展的新要求。针对折角客流运输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阐述解决的必要性,提出采用平面疏解法解决折角客流。研究衔接3个方向中间站、4个方向既有接轨站和多个方向枢纽折角客流疏解平面布置图型,对每种图型的进路、特点、存在问题和适用条件进行论述,推荐设计中采用图2、图3、图5、图7和图8五种图型,实际应用中需检算每种图型薄弱点的能力,实现满足功能要求,同时节省工程投资。

    2017年06期 v.61;No.666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中俄高速铁路有砟道床技术条件分析——时速350 km高铁设计参考与借鉴

    王创;井国庆;庞玲;姚力;

    为厘清中俄高速铁路有砟道床技术条件差异及其内在原因,通过对两国不同轨距高速铁路有砟道床设计规范及技术条款进行分析,针对莫喀高铁和京张高铁(350 km/h)运营要求,考虑到轨距、温度变化不同因素影响,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道床砟肩宜采用无堆高形式,道床边坡宜采用1∶1.75,加强道床夯实。道床厚度宜采用35 cm,如在桥隧地段、路基基床表层采用沥青层、弹性轨枕可降低为30 cm;(2)结合欧洲高铁经验,道床纵向阻力不应小于14 kN/枕,横向阻力不应小于12 kN/枕,可满足时速350 km要求;(3)时速350 km及其以上必须进行飞砟设计和措施研究;(4)时速350 km须进行轨枕设计,可通过形状和尺寸方式。由于轨距不同,建议莫喀高铁轨枕长度采用2.7 m、京张高铁采用2.6 m。

    2017年06期 v.61;No.666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陕渝铁水联运通道研究

    胡必松;

    旨在研究陕渝铁水联运通道的建设必要性及架构方案,从铁水联运格局、能源供应及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论证通道建设的必要性,预测通道煤炭及外贸物资运量,经方案比选,提出通道架构方案,通过径路比较,得出通道经济供应范围,最后从通道内铁路、港口、长江水道三方面分析得出通道能力能够满足运输需求。

    2017年06期 v.61;No.666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昌赣客运专线引入南昌枢纽方案研究

    彭利辉;

    南昌铁路枢纽衔接京九、沪昆、昌九城际、昌福、沪昆高铁等5条铁路干线,昌赣客运专线自南侧引入南昌枢纽,结合南昌枢纽的总体布局、运输能力、工程投资、与既有设施和城镇规划的协调等方面对昌赣客运专线引入枢纽方案进行分析,推荐经清丰河东引入横岗站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17年06期 v.61;No.666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组合与拆分的线路方案研究

    李晓飞;梁素枝;赵国勇;

    由于引导城市空间结构、TOD开发、车辆基地选址等原因,城市外围段线路较长、客流效益较差。为缩短低效益路段长度、降低前期工程投资,提出不同线路的部分路段先期建成并贯通运营、后期适时拆分的设想,分析研究组合拆分适用的情形及实施方案。以天津地铁6、8号线组合拆分方案为例,综合考虑线路及周边实施条件、行车组织、土建投资及施工风险等因素,最终确定合理的方案。两线间的组合拆分方案有利于线网结构的灵活性,避免城市外围线路较长、运营效益不佳等情形。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形式,在不给远期工程实施及安全运营造成困难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近期工程投资。

    2017年06期 v.61;No.666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60 kg/m钢轨和60N钢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对比分析

    全顺喜;

    为揭示我国新研究设计的60N钢轨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运用常用的迹线法,以LM型和LMA型车轮踏面为例,对60 kg/m钢轨(简称60钢轨)和60N钢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及其对轨底坡和轮对摇头的适应性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60钢轨,60N钢轨与LM型和LMA型踏面匹配时,轮轨接触点在钢轨上位于钢轨中心位置附近,同时不会在钢轨轨距角附近出现轮轨接触,且在发生轮缘接触前,60N钢轨相比60钢轨对应的等效锥度随着轮对横移量变化很小,说明60N钢轨有效的改善了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同60钢轨,60N钢轨对于LM型车轮踏面,当轨底坡为1/20时匹配更佳,对于LMA型车轮踏面,当轨底坡为1/40时匹配更佳,而摇头角对60钢轨和60N钢轨的影响基本一致。

    2017年06期 v.61;No.666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1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 ]
  • 沪通铁路土压力盒标定工装设计及试验研究

    尹紫红;杨邦强;杨建中;邵寅旭;

    为获取精确的测试数据,提出土压力盒标定需求,通过ANSYS建模分析,设计适用于试验室土压力盒的标定工装:承压板直径取32 cm,标定桶高15 cm,内径33 cm,承压板板厚2 cm,标定桶壁厚0.5 cm。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采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获得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线性较好,且同一量程下的2个土压力盒的砂标K_1与厂标K_2的比值相近,数据重复性较好,工装合理适用;砂标K_1大于厂标K_2,工程应用之前,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标定是必要的;量程选取时,使用范围不宜超过土压力盒最大量程的2/3。

    2017年06期 v.61;No.666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长江经济带沿江铁路通道规划建设必要性分析

    任峥峥;

    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江铁路通道横跨我国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支撑性通道。以沿江通道区位特征、产业布局、经济特征为依据,通过分析沿江铁路通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通道内不同时期铁路运输需求,以及对拟建项目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沿江铁路通道规划建设的必要性。

    2017年06期 v.61;No.666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渭南铁路物流中心物流需求和功能定位分析

    曲士荣;

    为了明确渭南铁路物流中心具体开展业务类别,项目功能、产品及客户群体定位等,根据辐射和服务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对项目物流需求可能涉及的相关行业进行市场细分,针对每类专业市场深入调研及分析,寻求对项目有需求的客户群体、项目可开展的业务类别和发展方向,预测铁路物流到发量和仓储量,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项目的总体定位,功能、产品和客户群体定位。对渭南市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2017年06期 v.61;No.666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川藏铁路康定至昌都段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评价

    李孝攀;李远富;周先虎;张启坤;樊敏;

    为了评判地质灾害对川藏铁路工程的影响,针对康定至昌都段地形高差大、地灾速度大、地灾规模大、构造活动强的特点,通过对现场调查和分析,将地质灾害区域危险划分为低危险区、中危险区、高危险区和极高危险区4个等级。根据灰色聚类理论,将影响线路工程的主要地质灾害归纳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断层破碎带灾害,采用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分区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于康定至昌都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康定至昌都区域工程地质灾害主要为高危险区,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应适当提高标准,以抵御地质灾害的影响。

    2017年06期 v.61;No.666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1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1 ]
  • 大风区铁路避风增加费研究

    张学西;

    我国穿越西北大风地区的铁路项目越来越多,现行的相关标准虽然考虑大风施工降效问题,但费用标准偏低且未涵盖技术规程规定等要求的禁止作业情况所需费用,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完善风区避风增加费。以百里风区施工图投资检算为研究样本,依据现有规范、规程划分避风停工工程范围,按照统计的避风时间占总施工时间的比例以及避风停工施工降效计算避风增加费用。研究结论:(1)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用问题可按大风施工降效费、大风避风增加费和防风加固费等3个方面考虑,宜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2)风区避风增加费计算方法可为类似项目的费用计算积累丰富经验,同时可为概(预)算编制办法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2017年06期 v.61;No.666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研究

    郑毛祥;李鹏;

    根据江苏省面临的形势和要求,通过梳理江苏省铁路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江苏省铁路在路网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江苏省铁路运输需求和铁路发展目标,从系统形成和发挥通道整体能力、提升铁路对江苏省的支撑和带动等方面,结合区域铁路网布局理论,研究提出江苏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结论:(1)江苏省铁路发展存在铁路网布局尚不合理、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等缺陷;(2)基于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等发展战略为契机,提出江苏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3)建议加快相关项目前期研究及规划建设力度,实现江苏省铁路"客运高快化、区域城际化、货运集中化、路网系统化"的战略构想。

    2017年06期 v.61;No.666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1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桥梁

  • 大跨度钢桁梁柔性拱桥稳定性能研究

    夏正春;

    某跨径布置为(130+338+338+130)m的钢桁梁柔性拱双线铁路桥,其跨度和建设规模在同类桥梁中均属于最大,稳定性问题更为突出,设计难度高。研究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的一类稳定性和二类稳定性。研究结论:(1)一类稳定过高地估计本桥的承载能力,不能作为承载能力的设计依据;(2)二类稳定非线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可以忽略;(3)加载方式对稳定性分析有较大影响,隔跨布置活载时是最不利的受力状态,全桥满布活载时是最理想的受力状态;(4)具备足够的安全储备,结构设计合理。

    2017年06期 v.61;No.666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贵广铁路东平水道特大桥抗震设计研究

    张文华;

    东平水道特大桥主桥双线铁路(85.75+286+85.75)m钢桁架拱桥,为国内首座该类型铁路桥梁。桥位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主桥的地震设防为设计关键。建立主桥三维有限元抗震模型,详细研究在33号活动墩墩顶不设置或设置液体黏滞阻尼器装置对主桥的抗震影响效果,采用反应谱和时程两种分析方法,对抗震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地震反应不控制钢桁架拱桥和桥墩身结构设计,仅控制桩基础设计;(2)33号活动墩墩梁间设置纵向减隔震液体黏滞阻尼器,对32号固定墩纵向抗震响应影响不大,效果不明显;(3)给出的最小配筋率均能满足各桥墩桩基础抗震验算及预期的抗震要求。

    2017年06期 v.61;No.666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液体黏滞阻尼器与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联合应用研究

    周友权;

    以某城际铁路105 m简支系杆拱桥为工程依托,采用液体黏滞阻尼器与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联合作用方式,对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抗震设计,以了解二者联合应用于减隔震设计时的特性。利用Midas/Civil软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液体黏滞阻尼器与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分别应用于结构的减震效果,以及二者联合应用时的减震特性分别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液体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要优于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在给定的减震目标下二者联合应用时,液体黏滞阻尼器的吨位及结构墩顶水平力均较单独使用有所降低,对阻尼器的布置及结构的抗震设计是有利的;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对地震能量耗散小,支座的摩阻系数提高时虽然增大了地震能量消耗比,但增大了结构墩顶水平力与震后残余位移,对结构抗震是不利的;二者联合应用时,应结合设防结构自身特点与减隔震设计目标,选取合适的设计参数。

    2017年06期 v.61;No.666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客运专线铁路宽幅长联大跨连续梁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彭文成;

    杭州钱江铁路新桥是沪杭甬客运专线和杭长客运专线跨越钱塘江干流的客运专线连续梁桥,该桥桥面宽、跨度大、单联跨数多长度大,结构受力纵横向均较复杂,空间效应极其明显,其关键技术设计需要得到重视与研究。结合杭州钱江铁路新桥有限元模型及车桥耦合动力分析,对剪力滞效应、偏载系数效应、抗震及减震措施、大位移伸缩缝、车桥耦合振动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活载偏载下剪力滞效应显著,正应力与扭转剪应力偏载系数存在差异,黏滞性阻尼可有效减少制动墩顺桥向水平地震力和面内弯矩,TW450型伸缩装置可满足梁端伸缩大位移要求,设计列车运行速度范围内桥梁与车辆动力响应满足要求。

    2017年06期 v.61;No.666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速铁路大跨度空腹式连续刚构设计

    曹增华;

    银西高铁漠谷河2号特大桥桥高114 m,为适应桥高并结合地形起伏要求,主桥采用(120+210+120)m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桥,主梁为拱形V撑与箱梁截面的新型组合结构形式,该结构为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跨度之最。采用Midas软件对主桥进行结构计算,模拟悬臂浇筑法施工,辅助以临时扣锁和支架,使V撑上下弦可以同时施工。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增加了结构的跨越能力,减少了跨中收缩徐变上拱值,在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刚度、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该结构采用柱板式空心墩与主梁固结,线性优美,工程经济,结果可为铁路大跨高墩桥梁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2017年06期 v.61;No.666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沪通长江大桥112 m钢桁梁墩顶临时连接件焊接质量控制

    李进洲;王远立;

    沪通长江大桥北岸主桥中共有23跨112 m简支钢桁梁,采用"先连续后简支,悬臂拼装"的"1+1"、"2+1"和"3+1"模式进行安装架设,结构体系转换主要通过墩顶临时连接的焊接与解除来实现。因此,墩顶临时连接件的焊接质量是保证整个钢桁梁悬臂拼装安全的关键。根据112 m钢桁梁架设方案和墩顶临时连接设计特点,厘出墩顶桥位现场焊接工程控制重难点,结合工程实际做好焊接工艺评定,从焊接坡口组装、焊接顺序,到具体焊接工艺提出针对性的技术保障措施,确保墩顶临时连接件焊接质量,有力保障悬臂拼装安全顺利过墩顶,取得很好的工程效果。

    2017年06期 v.61;No.666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隧道/地下工程

  • 地层变位分配控制原理在小间距偏压突变大断面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张社荣;杜晓喻;陈愿;陈克强;彭振辉;

    利用分步变位控制原理研究复杂地质浅埋暗挖小间距偏压突变隧道施工过程中地层变形规律,对限制周边环境及结构本身复杂的隧道工程地表变形具有指导意义。依托深圳地铁7号线工程实例,分析地表在多种复杂条件下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过程中,注浆体充分发挥了作用,地表竖向沉降量(最大为14.82 mm)满足标准要求,但实际监测得到的地表沉降位移明显超过标准值,因为地表变形不仅受注浆措施的控制,还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从现场观测结果来看,同时经相关单位论证后,表明并没有因为隧道施工影响周边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因此保障隧道结构及周围环境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用统一标准进行地表沉降控制是不尽合理的,对处于复杂地质环境中,且结构本身复杂的隧道工程来说,日常沿用标准几乎不适用。

    2017年06期 v.61;No.666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电缆隧道圆形竖井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谢阳;赵玉成;武淑敏;李兵兵;

    基于各行业规范中没有明确提及圆形竖井设计方法的现状,在进行相关规范解读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竖井侧压力、国内外规范中提到的圆形水平径向荷载的计算方法,并采用3种结构计算方法对实例进行分析论证,得出合理的结论。结果表明:竖井侧压力采用朗肯土压力计算公式;圆形水平径向荷载引入折减系数,该值为25%;荷载结构法采用主动荷载+被动荷载模式,推荐采用二维荷载结构法设计为主,三维荷载结构法及三维连续介质有限元法设计为辅的设计方法。

    2017年06期 v.61;No.666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近距地铁平行隧道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陈行;晏启祥;黄希;

    为研究高铁列车和地铁列车同向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振动对高铁隧道衬砌结构的影响,采用模拟的列车振动荷载,在铁轨上施加对轮轴的模拟振动荷载并考虑列车速度来研究同向列车振动荷载下高铁隧道衬砌的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同向行驶的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对于隧道特定监测点而言,存在一个列车行驶振动响应的影响区,列车行驶至该监测点时,其振动响应最大;高铁隧道中部横断面衬砌振动响应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拱脚、拱底竖向应力幅值分别为拱腰的1.63、2.26倍,加速度最大幅值分别为拱腰的1.21、1.29倍。

    2017年06期 v.61;No.666 116-11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5K]
    [下载次数: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新近系泥岩隧道初期支护受力特性研究

    王二磊;梁庆国;丁冬冬;王新东;

    富水区泥岩隧道开挖后经常出现支护结构大变形乃至开裂现象,影响隧道的施工和长期运营安全。为掌握新近系泥岩隧道支护结构和围岩的变形动态,开展相应的室内试验与现场监控量测以及数值模拟。采用室内试验方法获得泥岩的物理力学参数;通过现场监测方法得到围岩压力、钢拱架应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得泥岩软化前、后拱顶及拱脚沉降量、围岩压力、径向位移值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呈弱崩解性,且具有一定膨胀性,是导致围岩变形持续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多数测点钢拱架弯曲,导致初期支护承载力不足,进而引起初衬混凝土掉块脱落;泥岩软化后,隧道同一位置处拱顶、拱脚沉降量、围岩压力、径向位移值均远大于泥岩软化前的数值,泥岩遇水软化是导致隧道支护结构产生大变形的原因之一。研究方法和结论对新近系泥岩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7年06期 v.61;No.666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坑开挖对运营高铁路基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方浩;方磊;童立元;

    以软土地区某邻近运营高铁路基的基坑工程为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包含基坑及高铁路基在内的三维分析模型,研究降水方案、坑底加固、围护结构插入比以及基坑距路基坡脚距离这4个因素对高铁路基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一次性降水相比,分层降水所造成的路基最大沉降和水平位移分别减小3.8%和5.2%;坑底加固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较小,但对路基水平位移影响相对较大;围护结构插入比存在一个最佳值,超过该值后继续增加插入比对减小路基变形作用不大;路基最大变形的峰值点出现在基坑距路基坡脚距离为10~15 m处。研究成果可为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及邻近高铁的运营提供参考。

    2017年06期 v.61;No.666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地铁隧道下穿高速铁路联络线路基安全影响分析

    刘新军;

    为研究地铁盾构法隧道穿越高速铁路联络线路基的沉降问题,铁路行车对地铁隧道结构产生的安全问题以及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地铁4号线下穿京沪高铁联络线路基段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层损失率不大于8‰并考虑铁路行车限速的情况下,地铁隧道下穿高铁路基引起的线路变形满足高铁静态管理标准要求,并给出盾构机的掘进参数建议值。为达到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铁路的影响最小,保证施工期间铁路的安全运营,提出施工期间高铁运营速度应控制在120 Km/h以内,盾构机应匀速不间断掘进,推进速度应控制在1.0~1.5 cm/min,每日推进5~6环。

    2017年06期 v.61;No.666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铁路隧道排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蔡曙周;侯庆龙;王东;

    西铁车2号隧道位于山东省境内,全长7 851 m,洞身围岩主要为寒武系中统灰岩,无大规模岩溶现象,施工过程中,局部段落存在渗水现象,为了分析隧道排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首先通过大口径井抽水理论计算分析隧道区域内的抽水影响半径,其次根据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其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最后根据历年区域内的月降雨量综合分析隧道施工排水对区域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根据影响半径预测隧道排水可能影响宽度为136~208 m,根据径流状态分析,隧道排水对泉峪村水井基本无影响,对西埠村水井有一定的影响,根据降雨量分析,2013年降雨量比2012年少了42.8%。综合上述分析,隧道开挖排水对泉峪村水井基本无影响,对西埠村水井有一定的影响,地下水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降雨量的大量减少。

    2017年06期 v.61;No.666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铁路客站/地铁车站

  • 对地铁标准站进行换乘改造的思考

    宋冰晶;

    结合工程实例,对未预留接口的既有地铁标准站被改造成换乘站的设计进行探讨。在分析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对站位设置、换乘方式、换乘空间及客流、既有车站的改造、新建车站的防火及疏散问题等进行切实的探讨,有较强的可实施性。研究结论表明:在既有线未预留换乘条件的情况下,两线实现客流的单向换乘,并将对既有线的运营影响降到最低,做到换乘方案合理,施工方案可行。同时线网的规划应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尽量确保线网规划的科学性,从而减少标准车站被动的改造成换乘站,造成工程的重复建设。

    2017年06期 v.61;No.666 140-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6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轴心受压钢构件板件宽厚比限值的分析

    段熙宾;

    随着单层钢结构厂房在铁路生产房屋中的广泛应用,多数钢结构厂房柱应力水平低的现象越来越突出,造成单层钢结构厂房结构设计的经济性较差。其原因是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5)中受压钢构件板件的宽厚比限值与其应力水平无关,按此设计的厂房柱截面多偏大而过于保守。对轴心受压钢构件板件宽厚比限值的推导过程加以重新审视,引入应力相关折减系数,按照修正的等稳定性原则,统一分析轴心受压构件的板件宽厚比限值,并通过数据拟合,提出更加合理实用的限值公式。新的限值公式与板件的应力水平相关,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2017年06期 v.61;No.666 147-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极限状态法和容许应力法对高架车站轨道梁设计的影响分析

    张巍;

    按目前规范的要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结构需要采用极限状态法和容许应力法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设计人员对这两种方法的本质及计算结果的差异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为厘清两种方法对设计结果的影响,以钢筋混凝土轨道梁为研究对象,对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另外,对规范给出的基本公式进行推导,以期得到适用性更广泛的结论。结果表明,容许应力法的计算结果更为保守。计算结果的差异与配筋率和材料强度有关,当配筋率较大时,计算结果差异随配筋率增大而增大;当钢筋强度不变时,计算结果差异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研究成果有利于简化高架车站轨道梁等受弯构件的设计,同时也为将来铁路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2017年06期 v.61;No.666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跨层平面桁架结构静力稳定性研究

    曾朝文;

    跨层平面桁架结构体系在大跨度钢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稳定问题是结构设计的关键。以大庆西站房跨层平面桁架结构为背景,采用缩尺试验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该跨层平面桁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跨层平面桁架结构失稳形式主要为面外弯曲失稳,面外变形较小;桁架节点处由于杆件交汇数量多,局部应力复杂,发生明显的强度破坏,建议实际工程中应对受力较大的节点进行加强处理。

    2017年06期 v.61;No.666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紧急疏散情况下地铁车站动态瓶颈识别

    汪晖;刘尔辉;夏荷香;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成网,地铁车站日渐拥挤,为了制定科学有效的紧急疏散方案,有必要预先找到车站瓶颈点。基于时间可靠度函数模拟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路径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引入M//G/C/C排队模型对车站排队系统各个服务台进行排队性能指标计算,找出潜在瓶颈点。以广州地铁3号线岗顶站为例,结合车站硬件设施尺寸数量,模拟计算最恶劣情况下乘客疏散过程,找到3处潜在瓶颈点,测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情况相符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7年06期 v.61;No.666 15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电力/电气化

  • 于家堡站站房景观照明设计

    杨庆;

    于家堡站房采用"贝壳"造型理念以及ETFE膜幕墙,使建筑外观具有强烈的艺术特征。为了使景观照明完美地诠释其特点,同时达到绿色节能并节约投资的目的,采用方案比选并辅以软件模拟的研究方法,分别对分散布灯、集中布灯及多种辅助布灯方案进行研究,并对各种方案在平日模式、一般节日模式及重大节日模式下进行模拟,最终确定集中布灯方案+顶部天窗辅助布灯方案。该方案通过不同场景的设置以及大功率LED投光灯的应用,不但使总投资在投资控制范围以内,还有效地隐蔽了灯具,将夜晚的站房变换成一颗熠熠闪光的"璀璨明珠"。

    2017年06期 v.61;No.666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软横跨定位器、悬吊滑轮电气烧损原因与对策

    甄德印;

    针对5起接触网软横跨牵引电流分流烧损定位器、悬吊滑轮故障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模拟电力机车在不同位置取流的方法,按照电路学原理,结合各自设备特性进行分析,找出各自产生分流的原因,并分别制定对策,实施后均收到良好效果。将5起故障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共同的根源性原因,即主导电回路不完备。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一项校验主导电回路完备性的原则,供设计、运营人员参考使用。

    2017年06期 v.61;No.666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铁路牵引变电所防火设计标准对比分析

    李进军;

    火灾与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息息相关,为完善铁路工程牵引变电所防火设计,提高设计质量。根据牵引变电所采用的防火设计标准,结合目前铁路工程建设、验收阶段出现的问题,分别从消防车道、防火间距、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火灾自动报警、消防疏散照明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建议完善铁路行业牵引变电所的设计技术标准体系,修编现行铁路工程防火设计标准,规避标准间要求不一致带来的误解,引导工程设计人员正确执行防火设计标准。

    2017年06期 v.61;No.666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ZigBee接触线接头状态在线监测的研究

    李冬冬;刘明光;矫丰霞;

    结合ZigBee无线通讯技术研究对接触线接头连接处温度状态的在线监测。首先通过电接触理论分析接触线与线夹连接处接触电阻产生的原理和接触电阻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在不同接触力作用下电流通过接触点处产生的压降得出了不同的接触温升,当电流一定时,接触温升随接触力的减小而增大,因此通过对接触部件温度的监测可以判断连接处线夹的松动情况。然后从软件和硬件方面设计了ZigBee无线监测系统。软件部分包括ZigBee网络中各节点软件的编写和上位机软件的编写,硬件部分在CC2530基本工作电路的基础上采用太阳能充电,RS232-USB转换等技术,设计具有良好人机界面的在线监测系统,并进行实验。

    2017年06期 v.61;No.666 175-179+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通信/信号

  • 基于粗糙集与模糊神经网络的车-地无线通信设备故障诊断研究

    牛行通;郑云水;康毅军;

    针对传统铁路列车车-地无线通信设备网络故障诊断模型结构复杂,诊断精度不高等问题,运用粗糙集理论(RS)、模糊系统(FS)和神经网络(NN)相融合的方法进行铁路列车车-地无线通信设备故障诊断研究。首先对原始样本数据进行模糊化处理,建立故障诊断样本数据表,基于粗糙集理论对故障样本数据进行约简,去除冗余属性,减少样本输入,然后利用约简后的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建立基于粗糙集与模糊神经网络车-地无线通信设备故障诊断系统模型结构;最后,将该模型运用于故障诊断中。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此方法简化了网络的结构,缩短了训练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故障诊断的精度,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17年06期 v.61;No.666 18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机务/车辆

  • 铁路货车标准化制动室工艺设计和信息化管理研究

    刘亚东;

    为了提升神华集团货车制动系统的检修水平,对集团车辆检修基地既有制动室工艺设计进行研究。在分析既有制动室存在的问题后,根据铁总最新文件要求和业内发展方向,提出神木北制动室检修工艺标准化建设方案,并运用智能信息化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研究成果可为神华集团其他车辆检修基地及铁路其他类似项目设计提供借鉴。

    2017年06期 v.61;No.666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编辑部网站及投稿系统的重要声明

    <正>近期,编辑部发现有部分网站假冒《铁道标准设计》杂志官网,诱骗作者投稿并收取费用,严重侵犯了编辑部的权益,损害了期刊的声誉。有自称为"铁道标准设计杂志社-官方网站"(网址为http://tdbzsj.qikann.com/)的假冒网站,以及网址为http://www.yyfccm.cn/?mod=home&id=3022"铁道标准设计杂志社-网站投稿处"尤其具有欺骗性,编辑部曾向网信主管部门举报,但收效甚微,特别提请广大作者谨防上当受骗。编辑部再次重申,《铁道标准设计》杂志唯一的官

    2017年06期 v.61;No.666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