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标准设计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访问量:964698
日访问量:11

线路/路基

  • 我国重载铁路速度目标值探讨

    赵斗;

    重载铁路运输品类为大宗货物,其牵引质量大、轴重大,重载铁路速度目标值的确定有别于普通货运铁路,需要深入探讨。从行车组织、路基、桥梁、轨道、供电等方面,对重载铁路速度目标值为80、100、120 km/h时分别进行计算和对比,并结合国内外运营实际进行分析。对比分析表明,不同速度目标值对轨道、路基、桥梁、供电等影响不大,但当速度目标值大于100 km/h时,机车牵引和制动难以实现,重载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00km/h是适宜的。

    2016年04期 v.60;No.65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56 ]
  • 出行链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接驳方式联合选择模型

    周家中;

    以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方式链为例,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两端的接驳方式,构建基于交叉巢式Logit(CNL)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出行链联合选择模型。模型从出行全过程角度,将轨道交通两端的接驳方式纳入一个模型里进行联合选择。模型选取出行者社会经济特征,发生端出行特征,到达端出行特征三类特征变量,建立联合概率模型,对特征变量进行标定。模型结论显示:(1)以到达客流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于交通接驳便捷程度的敏感性更高;(2)公交接驳方式转化为小汽车接驳的可能性更高。对于揭示城轨接驳规律,优化轨道接驳系统具有实际意义。

    2016年04期 v.60;No.652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85 ]
  • 有轨电车新型嵌入式轨道钢轨抗倾覆性能分析

    罗炯;陈攀;秦超红;李成辉;胡洋;

    新型钢轨嵌入式轨道中未设置扣件系统,而采用聚氨酯填充材料将钢轨嵌固于承轨槽内,故钢轨的抗倾覆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聚氨酯材料的稳定性,必须对其进行检算。基于钢轨稳定性理论,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列车垂向偏心荷载和横向荷载共同作用下钢轨的抗倾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嵌入式轨道中钢轨的抗倾覆性能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垂向荷载偏心距和聚氨酯材料的弹性模量起控制作用,轨腰楔形块间距对钢轨抗倾覆性能的影响很小。荷载作用点处轨头横移量随偏心距的增大而增大,随聚氨酯材料弹模的增大而减小。为保证钢轨不致在组合荷载作用下发生倾覆,建议聚氨酯填充材料弹性模量的取值范围为5~15 MPa。

    2016年04期 v.60;No.652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06 ]
  • 基于CPⅣ轨道基准网轨道三维检测系统的研究

    植立才;杨雪荣;成思源;杨世峰;

    针对CPⅢ轨道控制网的轨道三维检测系统对计算轨道被检测点坐标与轨道中线坐标较为复杂,检测精度不够高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高精度CPⅣ轨道基准网的轨道三维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检测系统采用双全站仪的轨道检测小车直接捕捉CPⅣ基准网棱镜,消除CPⅢ轨道三维检测系统对全站仪进行设站所带来的繁琐与误差,并通过欧拉角与刚体运动规律的原理简化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快速计算出轨道被检测点坐标与轨道中线坐标,CPⅣ轨道三维检测系统显著提升了轨道的检测精度与效率。

    2016年04期 v.60;No.652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1 ]
  • 盾构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高度不足的影响分析

    韩朝霞;

    受盾构结构空间狭小限制及施工误差影响,盾构中浮置板轨道结构高度不足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出现。为了研究此问题对浮置板受力和隔振效果的影响,本文针对目前此问题的常用处理措施,利用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这些措施对浮置板受力和隔振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出降低道床板厚度、减小隔振器纵向间距会增大浮置板1阶固有频率、降低浮置板的低频隔振效率,尤其道床板厚度的降低对浮置板隔振效果影响较大;隔振器纵横向间距减小会减小道床板内的拉、压应力,隔振器刚度增大会增大道床板内的应力。除此之外,目前的常用处理措施也会影响道床基底排水、浮置板施工及后期养护维修。

    2016年04期 v.60;No.652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4 ]
  • 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市域轨道交通最小曲线半径研究

    黄华玮;韩春华;

    市域轨道交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实际工程运用较少,国内各种规范均不适用,对市域轨道交通线路最小曲线半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线路设计参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基于不同的运营模式和乘坐模式,分不同速度匹配模型进行研究,并通过与其他常规轨道交通制式进行对比,结合舒适度分析,对市域轨道交通的计算结果进行优化改正,给出不同速度下线路最小曲线半径的建议值。

    2016年04期 v.60;No.652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0 ]
  • CRTSⅡ型板式轨道假缝开裂对轨道受力的影响分析

    赵华卫;任娟娟;赵林;李潇;

    为分析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假缝开裂对轨道受力性能的影响,以桥上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例建立模型,应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不同数量和不同深度的假缝裂缝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对Ⅱ型板式轨道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列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的影响,正温度梯度作用下,假缝开裂对轨道结构的受力影响最大,裂缝深度小于200 mm时,裂缝处混凝土会发生局部受压破坏;裂缝深度达到200 mm时,开裂会导致底座板和砂浆层的连带破坏;随着开裂数量的增加,砂浆层和底座板的应力峰值减小。不同荷载作用下,假缝开裂都会导致裂缝处纵连钢筋应力的突变,但不会导致纵连钢筋的屈服破坏。

    2016年04期 v.60;No.652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9 ]
  • 水害条件下弹性道床垫减振轨道的性能研究

    陈罄超;唐剑;

    为研究弹性道床垫减振轨道在隧道遇水不利情况下的耐久性及稳定性,通过设计室内原型试验,测试分析泡水疲劳前后轨道结构部件的性能变化,并基于试验结果和轮轨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泡水疲劳前后弹性道床垫减振轨道的减振性能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疲劳后轨道结构各部件功能保持稳定,该减振轨道具有良好的耐久性;(2)泡水疲劳试验前后,扣件系统的刚度变化率为1.40%,道床垫刚度变化率为5.95%;(3)弹性道床垫减振轨道具有稳定良好的减振性能,相比普通整体道床轨道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车体、轮对及钢轨在中心频率为40~60 Hz区间内的振动加速度级。

    2016年04期 v.60;No.652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2 ]

桥梁

  • 高速铁路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车桥耦合振动仿真分析

    韩兴;蔡子龙;李鑫;祝兵;

    以鸭池河桥为工程背景,建立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的数值仿真模型。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桥梁的动力分析模型,并计算其空自振特性。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对于CRH3动车组模型进行高精度仿真,结合SIMPACK软件和ANSYS软件,建立车桥耦合振动仿真系统,输入轨道不平顺和轮轨关系进行车桥耦合振动计算。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结果表明:桥梁具有足够的刚度,振动状态良好;车辆运行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舒适性指标为"优良"。该桥的车桥耦合振动计算结果为今后类似桥梁设计提供了借鉴,同时也验证了联合仿真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2016年04期 v.60;No.652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03 ]
  • 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构造研究

    李宇;

    为研究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构造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某无砟轨道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肋厚度及腹拱跨度对结构受力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得出采用增加拱肋厚度、减小腹拱跨度的方式,能有效改善局部受力,降低腹拱墩范围的应力水平使结构受力更为合理的结论。

    2016年04期 v.60;No.652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1 ]
  • 高速铁路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纠偏分析

    殷鹏程;

    以高速铁路上某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实例,分析该桥吊杆偏位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对其成桥及运营各时期监测索力的差别进行判别,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该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根据索力监测数据结果通过迭代计算得出相应时期的拱桥状态,分析该拱桥在吊杆纠偏工况下的桥梁结构安全及其变形对列车运营安全的影响,并为后续的纠偏施工给出具体的操作建议,所得结果可用于指导该桥的吊杆纠偏施工,并可为同类桥梁的施工积累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016年04期 v.60;No.652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4 ]
  • 跨既有繁忙电气化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单点顶推技术研究

    张威振;

    由于本公路桥具有大悬臂、截面不对称、顶推就位后浇筑横向连接段、导梁与腹板连接受力复杂、纠偏难度大等特点,为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能顺利跨越既有电气化铁路,在常规顶推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对顶推方案进行改进与创新,采用大吨位单点顶推施工工艺,并提出一套"顶拉结合"的新型纠偏方式。实践证明,该顶推工艺操作简单、适用性强。通过对该技术的总结与研究,为类似跨线桥(跨铁路、公路等)工程提供借鉴和示范。

    2016年04期 v.60;No.652 47-5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73 ]
  • 大型铁路桥梁运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陈树礼;赵维刚;严斌;

    随着桥梁建设水平的突飞猛进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很多大型桥梁结构建成通车,与此同时,桥梁的运营管理和养护问题也日益严重。在总结概括多座大型铁路桥梁运营管理体制和养护维修情况的基础上,对京沪高铁大胜关长江大桥和郑焦城际铁路郑州黄河大桥两座典型桥梁的运管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对今后大型桥梁运营管理提出了建议,完成大型铁路桥梁运营管理分析及对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一些大型铁路桥梁的运营管理在管理体制、养护维修现状、设计及施工影响、桥梁自身状况、检测技术及手段等多方面还值得进一步探讨,通过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先进的信息技术、检测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建立现代化的桥梁运营管理体制和现代化大型桥梁管养体系,通过预防性、数字化管养,实现养护管理的技术升级与管理模式的转变,是提高大型桥梁运营管理水平、养护管理质量、保证桥梁结构正常使用性能的发展方向。

    2016年04期 v.60;No.652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4 ]
  • 混凝土收缩对空心墩墩顶实体段的应力影响研究

    董红科;戚铁;

    为分析混凝土收缩荷载对空心墩墩顶实体段应力的影响,以某单线铁路空心墩为例,对墩顶实体段进行结构有限元建模分析。分析表明:仅考虑竖向荷载(含动力系数)时,最大拉、压应力出现在顺桥向;考虑混凝土收缩荷载后,最大拉、压应力出现在横桥向,且拉应力数值增加明显,尤其是横桥向拉应力增加2~3倍,混凝土收缩荷载对墩顶实体段应力影响很大,设计配筋时应予以考虑。

    2016年04期 v.60;No.65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1 ]
  • 大跨度铁路连续钢桁梁桥预拱度设置研究

    冯沛;

    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对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桥预拱度的设置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几何法建立上弦杆杆件调整值与下弦杆节点位移的影响矩阵,然后建立上弦杆调整值与预拱度的函数方程,通过求解多元约束条件方程组,得出合适的上弦杆调整值。几何法仅是杆件的几何关系,与受力无关,与预拼装过程一致,偏差小;并且建立影响矩阵方便,无需借助有限元计算;影响矩阵小,每跨可以单独计算,互不影响,提高收敛和计算速度;给出一种较为简单的预拱度设置方法,大大简化预拱度设置工作并经过工程验证是正确的。

    2016年04期 v.60;No.652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78 ]

隧道/地下工程

  • 京沈客运专线望京隧道盾构段施工总体筹划方案研究

    余金海;

    望京隧道是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的一座城市铁路盾构隧道,也是全线控制工期工程,因此有必要重点研究该隧道盾构段的施工总体筹划方案。基于54个月的工期要求,该隧道盾构段研究了两个施工总体筹划方案,并从工期和经济两个方面综合比较两个施工总体筹划方案的优缺点,确定相对优化的推荐方案。结果表明:在满足工程安全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城市隧道盾构段的总体筹划方案还需考虑拆迁工程对方案的可实施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2016年04期 v.60;No.652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4 ]
  • 大直径管幕超前支护在市政隧道中的应用

    周国辉;

    以成都成华区致力路工程为例,重点介绍在市政繁忙道路隧道中采用大管幕超前支护技术的设计与施工效果。致力路暗挖段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线,与既有线平面交角为75°,隧道拱顶埋深为1.0~6.2 m,暗挖隧道部分采用Φ299 mm大管幕超前支护,隧道顺利通过浅埋段,对城市道路和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保障了施工安全。

    2016年04期 v.60;No.652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19 ]
  •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下穿库区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陈明奎;

    以某下穿库区铁路隧道为依托工程,对比分析有无渗流场作用和不同水深条件下,隧道结构应力变化规律以及围岩变形、塑性区和渗流场的变化特性,同时还考虑隧道加固圈厚度和渗透系数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场对围岩变形影响较大,不仅能引起大范围的库底沉降,而且能增大隧道拱顶和拱腰的位移,并且能够减小仰拱的隆起量以及加剧围岩塑性区的范围;隧道的开挖能够对地下水孔隙水压力的分布形成明显的扰动,并且在两拱脚处渗流速度最大,最大塑性区位于横向临时支撑处;注浆加固圈能够改善围岩的受力,隧道最优注浆圈厚度在5m,并且当渗透系数小于围岩渗透系数的1/50时注浆圈加固效果不再明显。

    2016年04期 v.60;No.652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15 ]
  • 饱和黄土区地铁隧道穿越桥梁桩基托换技术研究

    朱金涌;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地下工程往往需要穿越上部建筑物,为了保证建筑物安全正常使用,托换技术已成为解决城市建设施工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饱和黄土地区,由于黄土特殊的工程性质,桩基托换工程实例相对较少。以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市政桥梁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桩基托换设计方案,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隧道开挖和切桩过程中地表沉降、桩基沉降和托换桩基受力机制,验证托换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最大沉降为10.5 mm,桩基最大沉降量为9.7 mm,相邻桩基沉降差最大值为2.2 mm,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托换后桩底轴力为1 143.9 k N,小于单桩设计承载力4 739 k N,在初始阶段、新增承台及桩基、切除左右隧道内桩基及最后阶段衬砌左右隧道,托换桩基承载力均满足要求。

    2016年04期 v.60;No.652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196 ]
  •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Ⅵ级围岩地段设计探讨

    王占东;

    宝兰客运专线马鞍梁隧道Ⅵ级围岩地段处于富水的松散地层中,下穿浅埋沟谷,工程力学条件差、施工风险大,隧道设计方案的选择不仅对工程施工安全、进度和投资影响较大,甚至会对工程的运营安全带来影响。通过工程实例研究客运专线隧道Ⅵ级围岩地段主要工程特点,提出Ⅵ级围岩隧道设计的合理方案。通过工程类比法及数值分析确定结构支护参数,采用全包防水理念,并辅以井点降水及注浆加固等措施改善地层,保障了Ⅵ级围岩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方案经济合理。

    2016年04期 v.60;No.652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3 ]
  • 内坑坑背系数对坑中坑基坑变形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侯新宇;火映霞;薛必芳;

    以苏州某地铁换乘站坑中坑为基本模型,采用土体卸载条件下的HS有限元模型,系统研究内坑坑背系数β对坑中坑基坑支护结构和基坑土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墙侧移随β增大而增大,β由0.125增大到0.75,外墙最大侧移增加34.08%,同时最大侧移位置下移了2.0 m,β对外坑底面附近以上的外墙墙身侧移影响较小,而对坑底以下侧移影响显著。内墙侧移随β增加而显著增大,β由0.125增大到0.75,内墙墙身最大侧移增加153.95%,最大侧移位置随β增大而下移,内墙墙顶竖向位移随β增大而减小。内坑坑底隆起、外坑坑底隆起随β增大而微弱减小,外坑坑背沉降总体随β增大而增大,但不同β值对应的沉降曲线相似。

    2016年04期 v.60;No.652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3 ]
  • 地铁超深中间风井关键技术设计和研究

    彭长胜;

    为解决地铁超深中间风井的设计和施工高风险问题,结合武汉地铁4号线越江区间超深中间风井,通过对超深中间风井设计方案的比选,分析超深中间风井设计和施工中的重难点,得出超深中间风井围护、止水降水方案、盾构穿越中间风井等关键技术的详细方案,成功解决超深风井的高风险问题。

    2016年04期 v.60;No.652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70 ]
  • 地铁大直径盾构区间土建工程造价指标研究

    王辉;刘云亮;

    为在工程前期研究阶段更快、更合理地确定地铁大直径盾构区间土建工程造价指标,以武汉、天津、台州等地的大直径盾构区间工程为实例,着重分析地铁大直径盾构区间土建造价构成;并通过对有关投资文件进行详析,研究得出逐项累加法和比例估算法两种测算大直径盾构区间土建造价指标的新方法。其中,逐项累加法计算精度较比例估算法高,需要先对各分项工程造价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后,累加得出地铁大直径盾构区间土建造价指标。以上两种新方法,可为今后地铁工程决策和前期设计方案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2016年04期 v.60;No.652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7 ]

铁路客站/地铁车站

  • TMD减振技术在沈阳站房大跨度楼盖中的应用研究

    张海;

    新型铁路站房楼盖具有跨度大、刚度小、阻尼比低的特点,使得大跨度楼盖结构在人群活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振动,从而引起候车旅客的不舒适。基于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构造人群荷载的力学模型。针对沈阳站房大跨楼盖工程,选取TMD装置对结构进行人群荷载作用下的振动控制与舒适度设计,分别对多种人群荷载工况下减振前后楼盖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全过程分析,并对楼面结构减振前后的峰值加速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跨楼面结构采用的TMD减振方案可以满足人群荷载作用下的舒适度要求,减振效果良好。

    2016年04期 v.60;No.652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9 ]
  • 基于组合方法计算权重的绿色铁路客站综合评估

    贺晓霞;鲍学英;王起才;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大批的铁路项目在不断建设、改造以及投入运营。在建设绿色铁路客站,推广绿色铁路建筑,避免城市建设造成更多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绿色铁路客站的综合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建立绿色铁路客站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组合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再依据《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的评分准则进行指标打分;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计算得出某H铁路客站的综合评价等级。该组合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融合专家权重和指标权重为一体,既体现专家自身偏好,同时又克服过于主观的缺点,得出科学、合理的权重,使绿色铁路客站综合评价结果更准确,更具有参考性。

    2016年04期 v.60;No.652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46 ]
  • 兰州地铁控制中心框架-双核心筒结构设计与分析

    袁涛涛;

    兰州地铁1~5号线控制中心主体结构为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双核心筒结构体系。介绍荷载取值、地震动参数、耐久性等参数的选取,阐明结构布置的整体构思,并采用STAWE、PMSAP、ETABS软件对主体结构进行整体计算对比分析,同时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分析,找出结构的关键部位,并采取针对性的抗震加强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具有很好的抗侧刚度、较好的抗震性能,是高层建筑结构中较为经济、合理的一种结构体系。

    2016年04期 v.60;No.652 108-11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1 ]

通信/信号

  • 既有客运专线枢纽增设行调台引起的信号相关设计研究

    刘晓奇;

    既有客运专线枢纽行调台管辖情况比较复杂,为满足兰州至中川机场线的开通需要,增设城际枢纽行调台。从CTC调度中心设备设置方案、临时限速服务器(TSRS)、安全数据网、与其他配套专业对接设计以及调度中心的过渡方案等方面对增设城际枢纽行调台引起的信号相关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机场线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也为类似工程的信号设计提供参考。

    2016年04期 v.60;No.652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7 ]
  • 基于车-地通信的朔黄铁路列车追踪优化研究

    孙永生;

    为优化朔黄铁路列车追踪,通过增加地面调度优化系统和车载辅助智能操控系统,建立基于LTE-R网络的连续车-地通信,使车载设备获得更多的前方线路信息,并实时监督列车的追踪间隔,从而实现列车精确定位以及临时限速和行车许可即时传递,通过比对分析,优化后不仅能提高效益,更能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2016年04期 v.60;No.652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4 ]

环境工程

  • 高速铁路桥梁声屏障插入损失五声源预测模式研究

    胡文林;胡叙洪;齐春雨;王少林;

    研究一种高速铁路桥梁声屏障插入损失的五声源预测模式,可应用于时速300 km以上高速铁路声屏障声学设计。对高速铁路噪声源进行现场辨识测试,分析其声源特性,将高速铁路噪声源简化为轮轨区、车体下部、车体上部、集电系统、桥梁结构5个等效噪声源。根据单声源模式的声屏障插入损失预测公式,结合不同车速下声源等效频率和噪声贡献量,同时考虑桥梁翼板对声传播的影响,形成五声源模式的声屏障插入损失预测公式。采用该方法计算2.15 m声屏障插入损失并与现场测试数据对比,结果显示距离线路25~50 m处受声点插入损失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度最高。

    2016年04期 v.60;No.652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46 ]

机务/车辆

  • 动车组洗车机的国产化研究及应用

    周智勇;

    对动车组洗车机引进技术的国产化历程进行介绍,从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用户要求等方面分析引进技术的不足,基于国内车型多、使用环境复杂、用户要求严格等条件,根据设计总结和实际工程经验,在充分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在兼容性、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标准化设计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进,实现动车组清洗机生产技术的国产化改进和技术性能的完善。通过技术改进,不仅提高产品质量,也提高制造、安装、调试的效率,操作、维修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6年04期 v.60;No.652 125-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3 ]
  • 机车脉冲式气力输送固定上砂设施探讨

    郑青松;

    根据机车整备工作需要,探讨一种能解决现有机车上砂存在的问题,从国内机车上砂现状、机车用砂技术标准、现场需求等对现行机车上砂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机车脉冲式气力输送上砂设施方案,介绍机车脉冲式气力输送上砂设施总体系统组成,并对各系统进行较为详细说明,提出机车脉冲式气力输送固定上砂系统方案,可解决现有上砂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无法准确计量上砂量、环境污染、安全风险大等技术难题。

    2016年04期 v.60;No.652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5 ]

暖通/空调

  • 地铁车站蒸发冷却空调机组性能的试验研究

    邓保顺;乔小博;

    详细分析有机填料、无机填料和金属填料的各项物理性能,比选得出不锈钢金属填料更适合地铁工程项目使用。通过实验测试确定出地铁用不锈钢填料的最佳迎面风速和淋水密度,并对地铁车站蒸发冷却空调机组热工性能检测测试,结果表明:相同厚度的填料层采用分段布置热工性能明显优于填料层整体布置的结构布置方式。

    2016年04期 v.60;No.652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2 ]
  • 地铁车站直接蒸发式空调解决方案探讨

    张鲲;

    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以节能、占地小、控制灵活等特点多用于中小型建筑,地铁车站空调的冷量规模和空气末端的数量具备采用直接蒸发空调机组的条件,针对该系统应用于地铁车站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地铁车站特点,对冷却水系统进行优化整合,提出整体配置方案,从空气处理过程、制冷压缩循环、系统运营成本、土建和设备初投资等方面与常规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其存在的缺点和局限性;在设计中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判断是否采用该系统。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作为一种运行节能、投资节省的空调方式,可以为地铁工程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参考。

    2016年04期 v.60;No.652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2 ]

  • 《铁道标准设计》投稿须知

    本刊编辑部;

    <正>《铁道标准设计》月刊是中国铁路行业出版较早的中央级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在广大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的厚爱与支持下,刊物紧密围绕我国大规模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勘察、设计、施工领域的难点热点问题,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科技论文,在宣传和推广铁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宣贯铁路工程建设新标准,

    2016年04期 v.60;No.652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