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标准设计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访问量:964355
日访问量:58

线路/路基

  • 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评价与优化

    卢祝清;韩亚品;

    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进行分析,建立复杂网络模型,进行特征值计算分析,对轨道交通网络进行评价。以武汉市规划2021年轨道交通线网为例,确定网络中交通压力最大的车站和区间,提出优化方案并进行评价比较。研究结论为:在轨道交通线网中重要的车站不仅是多线换乘站,还应包括介数较大的车站;疏解重要站点客流压力不能简单增加线路,而应考虑整个网络结构,增加外围的通道连接;在构筑网络时,不能仅追求网络效率,更应从网络结构的角度考虑单个车站或区间的客流承受能力。

    2016年02期 v.60;No.65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6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217 ]
  • 长(沙)昆(明)客运专线轨道结构设计综述

    伍卫凡;

    系统总结长昆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技术,主要包括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过渡段轨道设计、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等,结合长昆客运专线项目的特点,对其轨道系统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介绍。无砟轨道结构形式应根据线下工程类型合理确定,集中成段铺设。山区铁路宜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减少温度调节器的设置,大跨度连续梁地段可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特殊大跨度桥梁地段宜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无砟轨道路基与桥梁过渡地段应设置过渡措施。

    2016年02期 v.60;No.650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46 ]
  • 武汉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必要性研究

    黄伟利;

    武汉和西安是我国的两个大型中心城市,通过对区域铁路网、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需求等分析武汉至西安客运专线的功能定位,并从路网功能、通道能力、沿线经济的带动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进一步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研究结论为:项目建设对于构建西北至华中、华东等地区快速客运通道,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实现通道内客货分线运输,提高通道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快沿线城镇化进程,促进沿线旅游产业繁荣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02期 v.60;No.650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0 ]
  • 车辆阻力对站线坡度设计的影响研究

    李长淮;

    根据车辆所受基本阻力、曲线阻力、坡道阻力、风阻力、道岔阻力,建立车辆单位基本阻力模型及数学表达式,运用车辆参数及风阻力参数,对车辆相关状态进行分析计算,研究表明:线路纵坡即使为平坡,亦存在溜逸安全隐患,必须采取措施才能保证安全;对《站规》站线纵坡标准,进行安全评估,提出利用停车顶改善车辆停放状态的措施意见及计算办法;利用减速顶做功耗能可以提高装车线线路纵坡,从而满足定量快速装车或轨道衡计量系统的技术要求,为线路纵坡设计提供依据,拓宽站场调速设备应用领域,创新工程设计方法,为工程综合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供设计分析及计算参考。

    2016年02期 v.60;No.650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0 ]
  • 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沉降修复技术

    杨明辉;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沉降的修复技术。以某城市轨道线路整体道床沉降为例,提出道床沉降修复原则,推导出轨道抬高量的理论公式,优化线路竖曲线半径,减少道床整治范围。提出并分析6种道床修复方案及特点,阐述新埋短枕方案的工艺原理、施工注意事项等。通过近1年运营实践,道床状态完好如新,验证该修复技术是可行的、可靠的。

    2016年02期 v.60;No.650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82 ]
  • 支沟堰塞湖溃决引发主河洪水计算方法研究

    张云成;姚令侃;李致勇;

    支沟冰碛堰塞湖溃决洪水是我国铁路、高速公路建设未应对过的新风险,此外,西藏地区的河道还往往具有宽窄相间的复杂形状,直接应用洪峰展平法计算溃决洪水的演进过程误差过大。通过水槽实验,发现由于支沟溃决洪水入汇主河时分流扩散、到达河道突缩段时因流态紊乱导致局部阻力损失增大,洪峰流量和水深在汇口和突缩段均出现明显衰减。针对上述的衰减现象,对李斯特万公式和谢任之公式进行修正,在原式基础上添加了折减系数以适用于复杂情况下的洪水计算。经米堆冰湖溃决案例检验表明:修正后的公式精度明显提高,可作为一种与铁路、公路选线原则方案确定阶段精度要求相匹配的溃决洪水风险快速评估方法使用。

    2016年02期 v.60;No.650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6 ]
  • YHG-1200TH闪光焊机在兰新高铁钢轨焊接中的应用研究

    公彦良;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6标负责铺设长钢轨约650单线km,无缝线路采用60 kg/m、U71Mn(G)钢轨。为了保证钢轨焊接接头的质量,提高焊接效率,兰新铁路长钢轨接头焊接采用YHG-1200TH型移动式闪光焊机进行施焊。介绍该焊机的性能、焊接工艺参数选定方法和钢轨闪光焊焊接接头的型式检验方法,通过试验和实践验证所选工艺参数的合理性。

    2016年02期 v.60;No.650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5 ]
  • 复杂地质山区安顺至紫云高速公路定线研究

    罗叶军;

    安顺至紫云高速公路所经区域地貌以岩溶及侵蚀中低山地貌为主,尤其杨武乡至终点段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多变,断层破碎带、岩溶消水洞、出水口、溶腔、暗河等较为发育,顺层边坡较多,在复杂地质区域定线时应首先察明线路廊带内地形、地质条件,研究线路各段落工程地质主要特点,抓住控制线路布设的关键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线路方案及比选意见。论述在项目定测期间,应用综合地质选线技术使推荐的线路方案良好绕避开断层破碎带,合理地绕避岩溶消水洞、出水口及暗河等,有效减少顺层边坡,推荐的线路方案安全、经济、合理。

    2016年02期 v.60;No.650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9 ]
  • 兰新铁路思甜至了墩段沙害形成原因分析及防治研究

    贺国栋;

    为解决兰新铁路思甜至了墩段风沙灾害问题,基于现场调研,掌握研究区沿线沙害现状和沙害形成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沿线风沙危害发生与当地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铁路沿线松散的路堑边坡、路堑堑顶弃土和路堑内形成弱风区有关。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和现场实际情况,研究区铁路防沙设计建议采用固化松散路堑边坡+堑顶弃土构筑挡沙堤+高立式阻沙沙障+大方格阻固沙障相结合的防沙模式,构建立体防沙体系。

    2016年02期 v.60;No.650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2 ]
  • 弹条偏转和扣件松动对弹条扣压力的影响

    李中;郭瑞琴;武帅;

    为了研究螺栓松动、弹条偏转对弹条扣压力的影响,以应用于高速铁路的Vossloh300-1型扣件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扣件系统完整有限元模型,通过扣压力与弹条弹程曲线的实验值和仿真值,验证扣件系统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损伤工况的螺栓松动、弹条偏转的模型,重点研究弹条安装过程中螺栓松动、弹条偏转两种工况对弹条扣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栓松动、弹条偏转会造成弹条扣压力不足,同时加剧螺栓应力波动。安装过程中若出现这些失效工况,将严重影响扣件系统正常工作,研究结果为300-1型扣件系统弹条安装及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2016年02期 v.60;No.650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48 ]
  • WJ-8型小阻力扣件轨下橡胶垫板滑出动力学研究

    李晶;

    基于轨下胶垫滑出后扣件支撑刚度减小和轮轨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车辆-轨道-桥梁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轨下胶垫滑出对车辆与轨道结构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轨下胶垫滑出量的增加,车辆与轨道结构的振动加速度、钢轨与道床板的垂向位移、最大轮轨力、减载率均有增大趋势;最小轮轨力有减小趋势;且随着轨下胶垫滑出量的增加,车辆以及轨道结构的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趋势逐渐增大。(2)基于车辆以及轨道结构的动力学指标,轨下胶垫滑出量不宜大于120 mm。

    2016年02期 v.60;No.650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89 ]

桥梁

  • 跨越既有铁路桥梁方案设计研究

    刘彦明;

    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与既有铁路线交叉的情况越来越多,同时对既有线的运营安全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因此跨越既有线时的设计方案逐渐成为关注重点,结合兰州—中川铁路设计情况,对跨越既有铁路线的桥梁方案进行研究,除采用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盖梁门式墩、钢盖梁门式墩等设计方案外,根据实际情况首次提出预制拼装组合新型门式墩方案、倒L形墩方案、转体V形T构桥墩方案等一些新的设计思路,不仅节约工程投资、保证施工工期,同时又大大减少新线施工对既有线运营影响及后期的养护维修工作,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2016年02期 v.60;No.650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76 ]
  • 铁路钢-混凝土组合桁架外接式节点力学特性研究

    蔡正;周友权;

    以新建西安至平凉铁路1-80 m组合桁架为工程背景,对外接式钢-混凝土组合节点进行非线性分析,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进行节点试件的加载试验。通过这种理论计算与试验相互验证的方法,深入研究外接式节点的承载能力、破坏形式等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型钢-混凝土组合节点能够满足工程要求;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很好,理论计算可用于指导设计,并且计算结果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2016年02期 v.60;No.650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3 ]
  • 客货共线铁路T梁圆端形空心墩参考图总体设计

    吴文华;

    结合客货共线铁路简支T梁圆端形空心墩参考图的设计,对设计空心墩的总体性要素、构造尺寸的确定进行详细分析,总结空心墩设计时需计算的项目及计算的原则。采用合理设计方案和结构尺寸,可以获得桥墩合适的刚度,节省墩身和基础材料,简化施工,提高模板的利用率,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2016年02期 v.60;No.650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7 ]
  •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梁BIM精细化建模实例

    曾绍武;张学钢;张林;李季晖;王安东;

    桥梁BIM模型构建技术是运用BIM建模软件建立参数化3D、4D乃至n D桥梁BIM模型,运用信息模型基础数据为桥梁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参与桥梁建设各方提供信息化交流平台,为实现建设对象可视化、施工进度控制动态化、信息数据采集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以湖润1号大桥的3D、4D模型构建为例,阐述采用Revit构建大桥模型全过程,提出一种桥梁BIM模型精细化构建的方法与思路。

    2016年02期 v.60;No.650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1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408 ]
  • 连续刚构桥与连续梁桥线形监控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赵瑞鹏;

    为对比研究连续刚构桥和连续梁桥施工监控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相同梁部结构的连续刚构体系和连续梁体系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设计参数、预应力张拉阶段及合龙工序对梁体累计位移的影响,将梁体累计位移和合龙口两端的累计位移差作为线形监控难度的控制标准,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相对于连续梁桥,预应力效应和合龙工序对连续刚构桥的影响较小。根据分析结果,指出预应力张拉时的结构体系对连续梁体系桥梁的累计位移影响较大,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原因并提出较合理的合龙工序。

    2016年02期 v.60;No.650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61 ]
  • 铁路高墩大跨连续刚构双肢薄壁墩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王树旺;

    结合新建和邢铁路宋家庄川特大桥主桥(60+2×100+60)m连续刚构工程,从桥式方案比选到墩形选择进行充分论证,对控制刚构设计的墩身合理尺寸、刚度、动力特性、对顶力、施工及成桥状态稳定等关键技术进行计算分析,总结一套较完整、切实可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阐述双肢薄壁墩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2016年02期 v.60;No.65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64 ]
  •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跨度32m简支T梁设计研究

    梁正中;

    铁路专用线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铁路建设形式之一,重载小半径铁路专用线更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晋中南铁路专用线采用300 k N轴重列车活载,其单线最小曲线半径300 m,双线最小曲线半径600 m,超出32 m常用跨度简支T梁梁图适用范围,而采用更小跨度的简支T梁或连续箱梁不经济。根据铁路小半径重载桥梁的特点,提出小半径曲线下重载铁路简支T梁的设计方案。重点研究适用于小半径简支T梁的偏载计算,分别提出恒载偏载和活载偏载的计算方法。目前多条专用线已经通车运营,实践证明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2016年02期 v.60;No.650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3 ]
  • 甬江铁路斜拉桥索塔塔梁同异步施工方法对比分析

    胡晓东;陈平;

    甬江特大桥为国内首座铁路大跨度钢箱混合梁斜拉桥,钻石形索塔高177.91 m。通过建立索塔与下横梁同、异步施工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同、异步施工对索塔受力状态及线形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同、异步施工的索塔受力及线形略有差异,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异步施工较同步在工期上有较大优势。根据对比分析及南岸索塔工期滞后的实际情况,甬江特大桥南北岸索塔分别采用了塔梁异步与塔梁同步的施工方法,最后实现工期的同步,收到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016年02期 v.60;No.650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81 ]
  • 沪通长江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动态设计养护技术研究

    李进洲;王远立;

    沪通铁路沪通长江大桥为公铁两用桥,针对沪通长江大桥北岸正桥主墩承台平面尺寸大、混凝土数量多的工程特点,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案设计,计算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并根据计算结果制定出控制有害温度裂缝的温控标准和相应的温控措施,提出"动态设计养护"法。施工实践表明,设计混凝土最优养护曲线,适时动态调整养护措施,可有效控制承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

    2016年02期 v.60;No.650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0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78 ]

隧道/地下工程

  • 大断面水下盾构隧道管片设计参数及其统计分析

    晏启祥;王春艳;郑代靖;李灿;

    以国内大型水下盾构隧道的构造设计为基础,结合国外典型盾构工程实例,分析我国水下盾构隧道衬砌构造设计现状,并对管片外径与管片楔形量、管片厚度、管片分块数、标准块圆心角、标准块重力等衬砌构造设计参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论述管片厚度与最大水压、管片外径与隧道最小覆盖层厚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大型水下盾构隧道接缝构造正在向单道止水密封、非榫槽平顺接缝、通用楔形平板型管片错缝拼装方面发展;研究还得出管片外径与管片厚度、管片分块数和标准块重力之间呈正相关性等一系列结论。

    2016年02期 v.60;No.650 99-10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70 ]
  • 地面施工荷载对地铁暗挖车站影响分析

    陈达;秦辉辉;赵京;

    针对北京地铁7号线广渠门内站施工场地限制,施工中车站上方安置施工机械及堆载土体,造成较大的地面附加施工荷载的情况,建立地面施工荷载对地铁车站的影响分析计算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求解分析。研究不同地面施工荷载下地铁车站施工引起地层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情况,并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针对地面施工荷载导致车站地基承载力不足情况,提出采用注浆方案加固地基。

    2016年02期 v.60;No.650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7 ]
  • 钢套筒在地铁隧道盾构接收中的应用

    张中安;

    对盾构接收端的主要加固措施进行比较,介绍地面加固措施无法施工条件下,深圳地铁某盾构隧道顺利采用钢套筒接收的案例,得出钢套筒接收工艺是一种可减少地面加固措施的洞内接收工艺,具有安全、适应性强、工期短、可重复利用等优点的结论。

    2016年02期 v.60;No.650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64 ]
  • 塌方地铁车站的后续施工方案研究

    王鹏;

    暗挖地铁车站断面较大,通常埋深较浅,施工时常发生塌方事故,且塌方纵向影响长度多达数十米。为提高塌方后续施工的安全性,结合塌方事故实例,利用风险分析和有限元计算方法,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研究塌方事故影响段后续施工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后续施工中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安全可靠,"变大跨为小跨"有效控制后续施工引起的变形;从施工工法、支护措施及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制定措施,改善岩体物理性能,提高支护体系和围岩承载能力,有效控制后续施工风险。

    2016年02期 v.60;No.650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9 ]
  • 高速铁路隧道超浅埋下穿高速公路设计研究

    龚彦峰;唐曌;李强;陈创;

    厦深铁路红棉隧道为设计时速250 km高速铁路双线隧道,隧道洞身以小角度超浅埋下穿水官高速公路和盐排高速公路,隧道埋深分别为6.5~11 m和2.5~4.3 m。通过对国内大断面隧道工程下穿高速公路有关科研、设计和施工情况的调研,结合红棉隧道具体条件,对红棉隧道暗挖法、贝雷桥过渡+暗挖法及盖挖法下穿高速公路技术方案进行研究。通过比选,红棉隧道下穿水官高速公路采用超长管棚+双层初期支护结构的暗挖法技术、下穿盐排高速公路采用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盖板的盖挖半逆作法技术,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

    2016年02期 v.60;No.650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87 ]

铁路客站/地铁车站

  • 基于排队论的轨道交通车站平峰时期乘客疏散时间研究

    马文俊;吴丽霞;陆洋;聂化东;

    轨道交通车站乘客及时疏散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秩序的关键,研究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疏散时间对解决车站疏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利用排队论基础方法和理论,以平峰时期重庆轨道交通车站为例,明确重庆轨道交通车站不同形态,分析不同形式的服务系统,分析影响乘客疏散的影响因素,建立以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疏散时间为研究对象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乘客疏散时间与车站布设形式,通过站台、通道与楼梯间的时间,使用自动扶梯时间、通过车站出入口时间等有关。

    2016年02期 v.60;No.650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7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80 ]
  • 地铁车站人群集散能力瓶颈风险评价

    吴贤国;刘梦洁;张立茂;方伟立;

    城市轨道交通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有限的地铁站空间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引发地铁站内拥挤位置的人群集散风险评价及人流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选取人流密度、关联人群组数和人流负荷率作为瓶颈点风险的评价指标,给定各指标的量化打分方式并制定各得分情况下指标的风险等级。借鉴LED评分法,提出风险值计算公式D=K·N·S以确定人群集散风险等级,为集散管理提供判断依据。结合武汉市洪山广场地铁站乘客流通情况,采用Anylogic仿真模拟得到相关人流参数,根据制定的瓶颈点风险评价标准对其风险进行评价,得出该车站整体集散风险处于中等水平的结论,并针对结果提出应加强乘客引导,增设栏杆分流及增加检票口等风险控制策略。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为地铁站内人群集散瓶颈风险评价及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2016年02期 v.60;No.650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下载次数:7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93 ]

通信/信号

  • 全电子自动复原道岔模块的研究

    韩思远;梁玉琦;

    介绍一种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四线制道岔自动复原模块,来取代原来安全型继电器组成的道岔执行电路。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模块主要有微控制器MCU、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道岔驱动电路、道岔表示电路、道岔检测电路和自动复原电路等组成。自动恢复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和继电器等组成。计算机联锁系统通过定位和反位检测单元检测电路中是否有表示电压,来决定微控制器MCU计时与否。道岔由定位转向反位或由反位转向定位时,若在规定的时间不能密贴,微控制器MCU发出继电器Js驱动指令,驱动继电器Js动作,通过继电器Js的接点,控制系统发出相反的转换指令,使道岔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最后,提出了软件设计方案,用流程图对软件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

    2016年02期 v.60;No.650 136-139+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7 ]
  • 西安北枢纽内临时限速设置与调度台划分方案研究

    吴婧;

    大西客专、西成客专、郑西客专在西安北枢纽实施过程中,出现临时限速服务器在同一正线上连接超过2个相邻TSRS的问题,不满足临时限速的规范要求。为解决此问题,采取对临时限速覆盖范围进行分析的方法,提出两个解决方案,通过比较分析,最终采用将大西西成场的调度区划调整至大西台的方案,实现在同一正线上仅与2个相邻TSRS进行接口通信的目的,符合临时限速的规范要求,科学合理地解决了问题。另外,该方案未增加既有郑西行调台管辖范围的同时,均衡了管辖范围相对较短的大西行调台,使郑西、大西行调台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上更加及时。

    2016年02期 v.60;No.650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7 ]

电力/电气化

  • 接触网参数对接触网风致响应的影响及风洞试验验证

    刘改红;

    大风作用会使接触网发生更大更复杂的振动与风偏,为给大风区接触网的防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有限元计算与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利用ANSYS软件建立包括支撑结构和悬挂部分的有限元耦合模型;采用谐波合成法(WAWS)模拟针对接触网结构特点的脉动风场;通过计算不同接触网参数组合方案在风荷载下的风致响应位移,定量分析得出悬挂类型、张力组合、跨距对接触网风致响应的影响。接触网气动弹性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接触网参数对风致响应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正确。研究成果应用于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大风区接触网系统方案设计和技术参数选择,并作为主要理论支撑之一,形成了首个国内外铁路电化行业的风区接触网装备技术条件。

    2016年02期 v.60;No.650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4 ]

暖通/空调

  •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深埋隧道活塞通风设计分析

    张鲲;

    以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深埋的一段地下区间和车站为研究对象,其线路和车站埋深均在50 m以上。而目前国内地铁线路埋深多为30 m以下,多个车站连续埋深大于50 m的长区段较少见,由于其活塞风道长,阻力大,对于活塞通风效果能否满足规范要求,国内缺少类似工程可供借鉴的资料。由于工程中地面风亭设置难度大,深埋风井投资大以及长风井活塞效应减弱等因素,仅增加活塞风井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案,因此,设计应该在满足活塞通风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优化通风配置,减少土建投资和规划协调的难度。对此段隧道的通风配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模拟计算,分析活塞通风的效果,验证通风配置的合理性。

    2016年02期 v.60;No.650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2 ]

机务/车辆

  • 徐州轨道交通1号线杏山子车辆段上盖开发方案研究

    朱明勇;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铁车辆基地进行上盖物业开发,但在物业开发的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杏山子车辆段周边规划、地理位置和人口需求等因素,确定以特色商业街作为杏山子车辆段的上盖开发业态。结合车辆段总图、建筑、消防、站段关系和道路5个方面,介绍杏山子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方案。并结合设计与运营,归纳总结物业开发对车辆段自身的影响和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后续地铁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6年02期 v.60;No.650 15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0 ]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正>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3年2月,前身是铁道部专业设计院,2004年7月1日改制重组,注册为现名。是集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总承包、产品和科研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勘察设计咨询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16年02期 v.60;No.650 2+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