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建锁;王国联;
既有富嫩线修建年代较早,标准较低,目前能力趋于饱和,不能够满足客货运量发展需求,需进行扩能改造。通过对多种扩能方案的研究,推荐采用增建二线扩能方案。同时结合项目运输功能,综合考虑既有线平纵断面条件及周边路网情况等,对本线速度目标值、限制坡度等技术标准进行比较,推荐本线速度目标值160 km/h,限制坡度采用6‰方案,取消影响本线运输效率的补机段。
2015年05期 v.59;No.64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聂良涛;易思蓉;林俊;
针对高速铁路数字化工务工程虚拟环境建设过程中,基元模型管理分散,层次结构不清晰,文件系统存储查询低效、安全性低,模型显示缺乏沉浸感等特点,同时考虑基于BIM的三维实体选线设计需求,提出构建高速铁路工务工程基元模型库,对基元模型进行集中组织与管理的方法。研究基元模型分类编码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基元模型库的层次结构。给出基元模型立体显示方案和数据库存储方案。基于Visual C++、Oracle数据库及OSG图形库开发基元模型库管理系统。在西部某高速铁路的三维实体选线设计及视景仿真中对基元模型库系统进行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能有效简化工务工程虚拟环境的构建流程,显著提高线路构造物实体模型实时动态建模的速度,模型交互沉浸感强,有助于提高三维实体选线设计的效率。
2015年05期 v.59;No.641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肖尊群;许彩云;郑娜;
针对当前既有重载铁路路基陷穴病害评价方法不足的问题,建立基于坍塌填塞法、坍塌平衡法、稳定系数法、普氏理论法的路基陷穴病害综合分析模型。通过工程算例对比分析各类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讨论各类方法的相容性和互斥性。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模型能够较好地避免单一方法的局限,获得客观、科学的评价结论。
2015年05期 v.59;No.641 11-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郭帅杰;宋绪国;罗强;许再良;
桩网复合地基填土性质与土拱效应发挥程度直接相关,而传统土拱模型并不能有效反映填土黏聚力对桩土应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在Hewlett极限状态空间土拱效应分析基础上,采用填土综合内摩擦角指标完成空间土拱拱顶及拱脚位置处单元土体应力极限状态分析,考虑桩间土应力非均匀分布与被动土压力发挥程度的影响,得到桩网复合地基桩体荷载分担比解析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填土黏聚力显著提高路基填土土拱效应,复合地基设计应考虑填土黏聚力的有利影响;桩间土应力并非均匀分布,通过非均匀分布系数折减后,可有效提高弹性工作状态的桩体荷载分担计算结果;考虑被动土压力发挥程度的计算结果并不合理,应分别由桩顶和拱脚土体应力极限状态确定对应的桩体荷载分担比,取较小值为最终桩体荷载分担比结果。
2015年05期 v.59;No.641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杨文东;
山西中南部铁路线路穿越莱芜矿区,由于垂杨铁矿非法向铁路方向开采,导致铁路线路走行在采空区影响区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在广泛收集并消化吸收莱芜矿区及区域地表移动规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矿床赋存条件、地质构造和开采方式等因素,按工程地质类比法,采用地面塌陷移动角的方法,找出安全可靠的铁路廊道通过矿区。通过方案比选,推荐满足铁路运营安全,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绕避了港里村等重大拆迁工程,工程可实施性较强的沿汇合大道方案。矿区铁路可采用地面塌陷移动角的方法进行铁路选线,可有效缩短铁路安全廊道的距离,大大减少压覆矿藏的数量,对矿区铁路选线有一定指导价值。
2015年05期 v.59;No.641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长法;
真空预压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一种方法,结合京沪高速铁路上海虹桥枢纽工程的深厚软土地基加固处理与沉降控制资料,介绍采用真空预压加固的虹桥动车运用所软基的一个试验段施打排水板引起的沉降、地基表面沉降以及孔隙水压力的现场观测和试验,并对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现场测试数据,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地基加固措施的受力特性和沉降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得到的沉降量与实测沉降推算结果较接近。
2015年05期 v.59;No.641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宋绪国;张志民;陈洪运;郭世周;董捷;刘晶磊;
由于路基病害及运能提高等因素,部分既有重载铁路路基强度已无法满足当下运营需求,需要进行加固处理。为了不影响既有重载铁路的正常运营,提出用水平旋喷加筋水泥土桩加固既有重载铁路路基的加固措施。结合朔黄线某路基现场试验段,介绍该加固措施的施工机具、施工工艺、操作参数、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安全注意事项。通过现场试验,证实了采用水平旋喷加筋水泥土桩加固既有重载铁路路基是可行的,施工期间线路正常运营,施工便捷,加固效果好。
2015年05期 v.59;No.641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高佳颖;金浩;刘维宁;彭智勇;
在现有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支撑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支撑形式。采用数值模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该种支撑形式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在同等浮置板板长的条件下,本文提出的支撑形式,可以获得更低的1阶自振频率,但不改变高阶自振频率和振型;(2)浮置板板长的增加,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前3阶自振频率影响不大,丰富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高阶(弯曲)振型。本文提出的支撑形式,有利于提高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减振能力。
2015年05期 v.59;No.641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姜浩;刘志斌;刘观;赵坪锐;
针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期间连续底座板张拉过程中底座板存在变化的温度,基于有限元方法及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理论,建立底座板混凝土-钢筋-桥梁纵向相互作用计算模型,计算分析当施工温度为5℃时,底座板钢筋和混凝土应力随温度变化和张拉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底座板混凝土和钢筋拉力与混凝土段的长度有着直接联系,随着混凝土段长度增加,底座板混凝土和钢筋所受拉力相应变大;张拉过程中,底座板混凝土可能会在第二次张拉时开裂,而张拉连接器钢筋和齿槽后浇带钢筋未达到屈服。
2015年05期 v.59;No.641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晓刚;李准;
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防护栅栏技术标准不断提高、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减少资金投入,促进我国铁路可持续发展,从安全及法律的角度,对防护栅栏的设置目的、设置原则进行了规范性与灵活性的技术经济思考,并运用灰靶决策理论,构建铁路建设项目防护栅栏设置决策系统。结合某穿越戈壁滩铁路项目,通过对决策模型结果的分析,提出集聚区段按规范设置、少人区段酌情设置、无人区段不设置防护栅栏的新思路。
2015年05期 v.59;No.641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魏云鹏;吴亚平;陈鄂;段志东;王良璧;
为了分析轮轨系统在轨道不平顺功率谱激励下的动力响应,根据动力学原理并结合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轮轨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对轮轨系统进行静力分析和频谱分析,获得轮轨接触的基本特性和轮轨系统不同部位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的谱值,计算结果表明,车体竖向位移最大谱值对应的频率为1.669Hz,而其最大加速度谱值所对应的频率为105.25Hz;车轴和车轮底面最大竖向位移和加速度谱值所对应的频率分别为66.27Hz和66.28Hz;同时结果显示,位移和加速度响应谱值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加也是逐渐变大的。
2015年05期 v.59;No.641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史晓涛;
将哈额铁路是新疆煤炭外运的北翼通道,是三塘湖矿区的运煤干线,连接矿区多条煤炭集运线。根据将哈额铁路通道的功能定位及建设目标,结合矿区规划、通道技术标准,全面系统分析区域内各矿区集运线线路走向、站点布设,统筹规划三塘湖矿区的集运线方案,从而使将哈额铁路通道与各矿区集运线共同形成高效合理的煤炭集运系统。
2015年05期 v.59;No.641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董明;
针对高速铁路部分线路路基沉降造成无砟轨道结构整体下沉这一现状,提出通过整体抬升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而后实施板底注浆的整治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结构力学计算确定抬升方案,并分别采用等比例模型和短尺寸模型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为下一步的上道施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015年05期 v.59;No.641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刘笑凯;杨荣山;潘国瑞;杜华杨;
以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结合现有的砂浆快修技术,建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快修砂浆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列车荷载单独作用、正温度梯度和列车荷载共同作用以及负温度梯度和列车荷载共同作用3种工况下轨道板的最大拉、压应力,砂浆层最大垂向压应力和快修砂浆层以及轨道板的最大垂向位移。计算结果表明,在各种荷载的作用下,快修砂浆处的轨道结构受力均能够达到正常投入使用的标准,并且快修砂浆的应力值未超过其2 h强度值3 MPa,因此不需要对维修的轨道进行临时支护。
2015年05期 v.59;No.641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宏友;王平;张东风;曾晓辉;徐井芒;
基于列车动力学和道岔动力学理论,建立可考虑整体道床12号交叉渡线道岔钢轨型面变化的列车-道岔耦合动力学计算模型。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动车组和货车以50 km/h侧向通过该交叉渡线道岔时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动车组和货车通过时轮轨力、脱轨系数、减载率、轮轴横向力、车体振动响应有所不同,但均满足安全舒适要求。
2015年05期 v.59;No.64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江万红;任娟娟;解鹏;刘欢;欧阳明;
梯形轨道与普通整体道床的过渡部分,由于两种轨道结构形式的轨下基础刚度存在差异,从而影响行车平稳性和钢轨使用寿命。采用线性增加梯形轨道纵向轨枕下减振胶垫个数,作为梯形轨道-普通整体道床过渡段设置方式,建立车辆与过渡段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过渡段设置方式钢轨垂向位移和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变化。计算表明,在两种轨道形式连接处梯形轨道的纵向轨枕下,采9个减振胶垫,以等间距0.625 m布置的过渡段设置方式较为合理。
2015年05期 v.59;No.641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上;苏伟;尹春燕;周岳武;
跨东平水道特大桥为独塔双索面钢-混混合梁斜拉桥,跨径组成为(35.0+260.0+51.5+66.0+62.5)m。钢主梁采用分离式流线形扁平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对钢箱梁剪力滞,桥面系二、三体系应力,钢箱梁扭转等问题进行研究,确保结构受力安全可靠。同时,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可靠性。此设计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等设计原则,其构造形式及分析方法可供类似结构借鉴。
2015年05期 v.59;No.641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文斌;
以某城际轨道交通下穿杭甬高铁桥梁工程为研究背景,为减少对杭甬高铁运营安全的影响,提出桩板路基及简支梁桥两种结构形式下穿高铁。并对新建的下穿结构在施工期间及运营阶段下,利用桩土共同作用有限元程序Midas/GTS等有限元软件,着重从桩基承载力、基础沉降等方面分析土体扰动对杭甬高铁桥梁的安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板路基及简支梁桥两种结构形式下穿既有高铁桥梁均是可行的。
2015年05期 v.59;No.641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杨鹏健;
结合350km/h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无砟轨道单线简支箱梁通用参考图设计,介绍该箱梁在梁高、桥面宽度、二期恒载、支座横向中心距、梁端构造等方面的受力分析以及从景观性、经济性方面阐述腹板斜率、外轮廓圆弧倒角等细部构造,并通过计算分析选定合理值。
2015年05期 v.59;No.641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牛远志;
结合京石客运专线桥梁设计,着重介绍端刺刚构梁、柳辛庄转体连续梁、五环路提篮拱、高墩大跨刚构道岔梁、高框架墩等5项重点桥渡设计,简要介绍4项重点桥墩设计。相关成果可为今后的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提供借鉴。
2015年05期 v.59;No.641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军平;
由于《铁路钢桥施工规范》等标准对钢桁梁桥整体节点杆件的安装验收缺少明确的标准规定,为了确保该类钢梁桥制造、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芜湖长江大桥及类似桥遇到的问题,兼顾复杂钢梁杆件制造公差的合理、匹配要求,提出了对相关规范的补充完善建议,可供规范修订时参考。
2015年05期 v.59;No.641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文博;
在我国铁路桥梁中,槽形梁的使用还较少。对敦格铁路1-32m槽形梁进行计算分析,并对其进行车桥耦合动力仿真分析。根据计算分析的结论,得出设计的槽形梁断面及各项应力合理,车桥耦合动力特性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为敦格铁路安全运营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为槽形梁在我国铁路建设中的推广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2015年05期 v.59;No.641 97-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谭富圣;于鹤然;
结合沈阳某地铁车站,全面介绍该站采用的新暗挖工法的设计及施工技术,阐述采用新暗挖工法的原因,分析该工法与国内传统暗挖工法及NTR工法的区别及其特点,讨论了该工法在国内的应用前景及需要完善的方向。新暗挖工法具有地面沉降小、施工过程安全可靠、适应地层广泛、结构受力明确且造价适中等优点,极具推广价值。
2015年05期 v.59;No.641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光伟;杜宇本;陈旭;蒋良文;
大瑞铁路保山隧道为穿越保山盆地和怒江峡谷间的越岭隧道,易罗池泉水为保山盆地西侧边缘岩溶大泉。通过区内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水动力条件的分析,对易罗池岩溶水系统形成机制进行研究,认为易罗池岩溶水系统沿大宝盖向斜灰岩夹层发育,补给源位于向斜西翼沙河上游朝阳寨一带地表沙河水,沿灰岩夹层管道径流,于易罗池排泄,具一定的承压性,为典型埋藏型岩溶。通过分析保山隧道区与岩溶水间的水力关系,认为保山隧道揭示岩溶管道水可能性较小,隧道施工穿过向斜西翼的灰岩夹层,形成低势面后可能将会对岩溶水系统水压有一定影响,设计和施工在向斜西翼灰岩夹层段采取技术成熟的封堵地下水措施,可有效规避工程风险。
2015年05期 v.59;No.641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储军;
基于重庆地铁暗挖车站单拱大跨的特点,车站主体隧道在其拱墙部位开附属洞门时,势必会在主体与附属接口拱部形成临空面,尤其是大断面附属接口形成的长大临空面存在较大的施工风险;为有效降低隧道拱墙开洞的施工风险,实现"随挖随支、钢架步步封闭"的施工原则,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倾斜二维钢架接口支撑体系,详细介绍大跨拱墙开洞时支撑钢架步步封闭的分段拼装施工工序,并通过对现场施工监测数据的分析,验证该技术的可靠性。
2015年05期 v.59;No.641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石文广;
结合震后四川某地特长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施工的实际工程,针对其提出的免刷坡进洞施工技术,开展震后偏压坡积体免刷坡进洞施工力学效应的分析,通过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施工过程要提前作好安全防护准备;左洞洞顶地表呈斜坡状,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导致初期支护外侧出现大范围受拉区;该工法可以有效地防止隧道上方坡积土体的滑动,保证施工安全且有效缩短进洞时间,对隧道周围地表植被破坏较小。
2015年05期 v.59;No.641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帆;张立;廖红建;朱军涛;
针对我国既有电气化铁路隧道,空气耦合式探地雷达开始应用于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当中,其检测精度成为其应用的关键。应用Gpr Max二维模拟软件,结合空气耦合式探地雷达实际检测背景,对隧道衬砌5种实际工况进行模拟。通过建立各种工况不同尺寸隧道病害模型,对分界层进行识别,并对其进行逼近分析,计算衬砌及病害层厚度。根据反射回波特性,分析隧道衬砌及病害界面反射时间,探究空气耦合式探地雷达对隧道病害识别的精度,研究证明检测结果可以很好反映隧道衬砌实际情况。对探地雷达隧道检测数据分析及检测结果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探地雷达隧道衬砌质量在实际应用中隧道缺陷和病害能否识别以及识别分辨率问题提供了依据。
2015年05期 v.59;No.641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德福;
结合铁道部震区隧道标准设计及隧道震害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对铁路隧道水平地震力计算进行深入研究,对传统震区隧道水平地震力计算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不同意见,并计算验证水平地震力的影响程度,认为震区隧道设计中,水平地震力不是隧道衬砌设计的控制性因素,不需要因地震力而增加钢筋配置量,但考虑延性要求,需要考虑构造抗震措施。
2015年05期 v.59;No.641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旷庆华;
紧邻已建成地铁车站单侧基坑开挖卸载会引起车站结构不均匀变形,但目前对其变形机制还缺乏系统认识。结合长沙地区某地铁车站工程实例,基于数值方法对同深基坑开挖引起的紧邻地铁车站结构变形发展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讨论有效控制车站结构变形的主要施工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水平变形逐渐增大,且增长的幅度逐渐减小;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整体刚度较大,对由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变形传递具有遮拦作用。
2015年05期 v.59;No.641 130-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孙成智;
西成客运专线棋盘关隧道地处地质条件复杂的大巴山地中山区,是西成客运专线贯通川陕的重要控制性工程,隧道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发育,通过的灰岩、砂岩、砾岩区裂隙水发育,为中-强富水区域,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隧道区域内进行大面积的地质调绘,采用综合勘察手段,详细查明隧道地质条件,同时,对隧道区内地质条件进行特征分析及对隧道设计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价,提出设计施工措施建议。
2015年05期 v.59;No.641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涛;
为解决铁路隧道长斜井内采用无轨运输所产生的施工通风难度大、洞内环境污染大以及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对斜井内采用皮带运输机出砟方案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得出铁路隧道长斜井内采用皮带运输机出砟方案是可行的,具有在部分长斜井内试点价值的结论。同时给出斜井内采用皮带运输机出砟方案时井底结构布置以及皮带机、破碎站、给料机等机械的详细配置。
2015年05期 v.59;No.641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