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标准设计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访问量:964343
日访问量:46

线路/路基

  • 浅议工程技术进步对铁路选线的影响

    解新福;

    从兰新铁路天山隧道群历次选线不同变化、青藏铁路关角山长隧道选线及兰合铁路以大跨度连续刚构梁跨越刘家峡水库的典型实例出发,阐述桥涵、隧道、路基等工程修建技术的进步、发展与铁路选线设计的相互影响,分析在当前形势下,铁路工程选线中需把握的主要原则及注意的若干问题。

    2014年07期 v.58;No.630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城际铁路客运站道岔型号选用的研究

    朱长青;霍亮;

    城际铁路客运站咽喉区可选用12号或18号单开道岔,从接车时间的不同、满足3 min追踪时间间隔要求、动车以相应速度通过的舒适性、对车站站坪长度及车站平面布置的影响、节省工程投资及运营维护成本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对城际铁路客运站道岔型号选用的建议。

    2014年07期 v.58;No.630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天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吹填土真空预压处理设计与试验

    崔俊杰;韩志霞;余学鹏;刘浩;

    基于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工程,并结合场地状况,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研究和比选,选择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作为地基处理方案。探讨增压防堵真空预压方法和常规真空预压方法、直排式真空预压方法的区别,介绍增压防堵真空预压设计与质量验收要求,并明确设计中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详细论述增压防堵真空预压的监测和检测内容,以及试验段情况。通过试验段的对比试验,验证了采用增压防堵真空预压作为吹填土地基处理方案的正确性。

    2014年07期 v.58;No.630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速铁路采空区桩板结构路基沉降数值模拟

    何文春;

    桩板结构在国内多条高速铁路软土黄土路基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该结构用于处理路基采空区的研究成果不多。以合肥至福州高速铁路采空巷道上方车站桩板路基为研究对象,数值模拟分析路基的变形规律,为桩板结构处理高速铁路采空区地基设计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表明:路基沉降主要集中于地基浅层;桩身长的桩的沉降量要小于桩身短的沉降量;穿过采空巷道的桩和没有穿过采空巷道的桩两者沉降量相差不大;结构能够有效限制采空巷道顶板变形;采用桩+承台板结构作为采空巷道地基的工程处理方法是有效的。

    2014年07期 v.58;No.630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客运专线铁路曲线段钢轨型面优化

    周骏;刘林芽;万鹏;

    根据武广客运专线某曲线段的实测数据,对指定曲线段轨道的水平加速度、钢轨光带及侧磨情况进行分析,获得轮轨匹配较好的平均磨耗型面。以改善轮轨接触状态为目的,采用轮轨接触角曲线反求法,利用数学软件MATLAB对获得的平均磨耗型面进行优化设计得到共性度较高的优化型面。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进行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确定型面优化方案能有效改善轮轨接触状态,并使得列车有较优的车辆动力学性能。

    2014年07期 v.58;No.63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杭长客运专线引入杭州枢纽施工过渡方案研究

    汪霞;

    通过分析既有杭州枢纽现状、存在问题,研究了杭州枢纽客运专线引入杭州枢纽客运系统总图规划。针对杭州枢纽沪杭、宁杭杭甬客运专线开通工程现状,结合枢纽总图客运系统规划、客运运输径路、客运站办理作业,研究了杭长客运专线引入杭州枢纽杭州南站3个施工过渡方案,推选方案满足施工过渡期间枢纽客运通过能力,减少施工过渡次数,保证各引入线路径畅通和点线能力配套,为客运专线引入大型枢纽施工过渡提供借鉴。

    2014年07期 v.58;No.630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桥梁参数对桥上无缝线路伸缩力的影响分析

    蔡敦锦;颜乐;李悦;宋彦辰;王平;

    基于有限单元法和梁轨相互作用理论,以铁路常见桥型连续梁桥和简支梁桥为例,建立了线-桥-墩一体化桥上无缝线路计算模型,分析了伸缩力的作用规律及桥梁跨数、支座、墩台纵向水平刚度、桥梁跨度对伸缩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宜增大连续梁相邻简支梁桥墩的纵向水平刚度,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对于多达数十跨、数百跨的简支梁,可只取10跨计算;对于多联连续梁桥,可只取相邻5跨简支梁进行计算;我国桥上无缝线路计算中一般未考虑活动支座摩擦系数的影响及将支座视为刚性体,都是偏于安全的;桥梁墩台纵向水平刚度不宜过大。

    2014年07期 v.58;No.630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实现轨距水平直接测量的轨检小车新结构研究

    罗丽萍;卢俊;朱洪涛;林晓峰;钱计妙;

    国内外常用于检测轨道几何参数的"T"形结构轨检小车在线路曲线段走行时,存在因结构原因而产生的假轨距、假水平问题,其原理性误差可达10-1mm量级。相对于轨检小车行业标准规定的轨距、水平测量允差±0.3~±0.5mm而言,该误差不可忽略,故控制与消除该误差的影响已成为新修订的轨检小车计量检定规程的新增项目。基于此,设计一种"工"形结构的轨检小车,该结构直接测量左右轨作用边,故其因结构因素造成的轨距、水平原理性误差仅为10-4mm到10-5mm量级,可显著提高轨距、水平测量精度。

    2014年07期 v.58;No.630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有轨电车6号道岔尖轨跟端形式对尖轨转换的影响分析

    马晓川;王平;

    为研究有轨电车6号道岔尖轨跟端不同形式对尖轨转换计算的影响问题,基于变分形式的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尖轨转换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尖轨跟端形式对尖轨转换的影响规律。结论是不可更换尖轨平直接头焊接形式的尖轨跟端稳定性最好,但转换较困难;可更换尖轨带卡槽斜接头形式的尖轨,结构稳定性较好,但转换也较困难;可更换尖轨斜接头形式的尖轨,稳定性较差,但转换最容易。选用不同的尖轨跟端形式需配置不同功率的转辙机才能满足尖轨转换的要求。

    2014年07期 v.58;No.630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大跨钢桥上合成树脂轨枕轨道受力特性及参数研究

    李健;赵坪锐;刘观;

    与传统有砟轨道或无砟轨道相比,在大跨钢桥上铺设合成树脂轨枕轨道可大幅度减轻桥梁二期恒载,降低桥梁造价。根据大跨钢桥上合成树脂轨枕轨道的结构特点,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分析合成树脂轨枕轨道和有砟轨道的受力特性,对树脂轨枕截面尺寸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合成树脂轨枕轨道中钢轨和轨枕的下沉较有砟轨道小,轨距变化量较大,但符合行车要求;树脂轨枕宽度、厚度和支承宽对轨道位移和轨距变化量影响较大,需考虑行车安全和经济性,结合桥梁结构设计方案综合确定。

    2014年07期 v.58;No.630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聚氨酯浮置板减振道床技术应用研究

    张波;张涛;

    重庆轨道交通会展支线轨道工程中首次引进奥地利聚氨酯浮置板减振技术,针对聚氨酯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总结其施工技术工艺流程。通过对施工工艺的不断优化和改进,结合聚氨酯浮置板整体道床轨道设计技术要求,采用"先附属后主体"的施工方式,完成了此种新型减振材料的浮置板整体道床轨道。通过对铺设道床的减振效果进行试验和评价,道床质量及减振效果良好,同时对于聚氨酯浮置板整体道床工艺进行了完善,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采用聚氨酯浮置板减振技术起到指导性作用。

    2014年07期 v.58;No.630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承隆铁路改建方案研究

    梁睿;

    承隆铁路部分线路因双峰寺水库的建设需要改建。改建内容分为线路改线和既有线路基改造。线路改线段方案结合铁路运营条件、矿区影响、施工工期、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选;路基改造段结合库区浸水路基情况,分析了既有路基病害、运营安全、养护维修、工程投资等影响因素,推荐了安全可靠、综合效益佳、可实施性强的合理方案。

    2014年07期 v.58;No.63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美铁路道砟试验的比较研究

    王书鹏;

    中美两国规范将道砟分为面砟和底砟,其中中国面砟需检测7项性能16个物理参数,底砟需检测4项性能6个参数;美国面砟需检测5项性能7个参数,底砟需检测5项性能8个参数。通过比较两国铁路道砟的试验规范,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规范对于底砟给出了固定的颗粒级配范围,方便了施工选材;美国规范中底砟的颗粒级配与面砟及路基填料的颗粒级配有关,更合理地体现了底砟的过渡作用;(2)中国规范固定了试样的颗粒范围及数量,简化了试验操作但使得结果不能反映全部道砟的性能;美国规范中道砟的性能参数多通过试样的颗粒级配百分率计权求得,结果能全面反映道砟性能且适应于任何粒径的道砟;(3)中国规范缺少试验数据偏差的内容;美国规范对试验的重复性偏差及复现性偏差均有详细要求。

    2014年07期 v.58;No.630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综述

    胥燕军;林红松;王健;颜华;

    通过对国内外的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的研究与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对有轨电车轨道结构进行初步分类,并详细介绍几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的组成、特点及其应用情况,结合我国现有的技术特点,提出我国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设计的一些建议。

    2014年07期 v.58;No.630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戈壁荒漠区铁路工程野生动物通道设置研究

    韩立鹤;

    针对荒漠戈壁区铁路工程在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因缺乏区域内动物详细分布和活动状况的长期观测和研究成果而难以准确设置野生动物通道的问题,以新建红柳河至淖毛湖铁路为例,通过利用遥感、资料收集、走访、实地调查等方法,调查当地野生动物的类型、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和沿线植被及水源分布情况,通过类比青藏铁路等动物通道的利用效果,初步确定动物通道的位置、型式和规格,为我国西北荒漠戈壁区铁路工程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2014年07期 v.58;No.630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小半径曲线组合道岔轨道施工技术

    张涛;王波;黄国庆;

    根据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大剧院车站设计的小半径曲线组合道岔实际情况,针对小半径曲线组合道岔进行施工,通过试验性理论计算、现场模拟对比、量测及针对性研究,对于道岔布置、轨底坡超高、曲线加宽、道岔弯曲状态下几何尺寸的调整及道岔道床施工技术进行了攻克,施工完成的曲线道岔满足大剧院站线路连接及车辆折返要求,同时完善了曲线道岔施工技术流程。

    2014年07期 v.58;No.630 67-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桥梁

  • 合龙顺序对高速铁路连续梁桥的影响分析

    王学华;

    对同一座桥梁建立了2个不同合龙顺序的模型,从施工方案、累计位移和成桥应力3个方面,对合龙顺序对连续梁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合龙顺序连续梁桥温度内力的计算方法和有限元建模方法,分析了不同合龙顺序下刚性支撑的受力差别;并研究了合龙顺序对线形控制难度和成桥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先合龙边跨后合龙中跨方案对刚性支撑的要求较低,可以降低线形控制的难度,且2种合龙方案均能满足运营阶段的要求。建议对于3跨连续梁,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合龙边跨后合龙中跨。

    2014年07期 v.58;No.630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CRH2型动车组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上的制动响应分析

    陈丹华;程海根;

    为了研究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在CRH2型动车组制动力作用下的性能,建立了线路–桥梁有限元分析模型。依据动车组的制动减速度特性曲线,计算了车体的制动力时程。利用线性插值原理,编程计算了钢轨各节点的制动力时程。将轨面各节点的制动力时程和竖向力时程施加于结构,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主梁纵向变形具有累积性;制动力和竖向力联合作用下,连续刚构桥的纵向位移普遍较小,墩底纵向弯矩也在规范静力取值范围之内,表明动车组制动情况下连续刚构桥处于安全状态。

    2014年07期 v.58;No.630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超大型深基坑对高速铁路桥墩稳定性影响分析

    潘振华;

    随着近邻高速铁路沿线房地产的开发,建筑基坑施工有可能影响到高速铁路桥梁、路基的稳定性,为了减小基坑开挖产生的不利影响,确保高速铁路行车安全,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计算以及现场位移、水位等实时检测手段进行稳定性分析,同时,研究了深基坑开挖及抽水过程对高速铁路桥梁桩基变形的影响规律及范围。结果显示,基坑自身的稳定性及其降水后的水位位置,对高速铁路桥梁桥墩的水平位移有着重要影响,且这种影响关系是复杂的,影响范围较大,因此,不能仅以基坑与高速铁路的距离是否在20m以上作为安全标准,而应根据基坑深度、大小以及需要降水的程度,结合其与高速铁路距离、地层土质力学参数等因素,综合评价其对高速铁路的影响。

    2014年07期 v.58;No.630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高速铁路道岔区桥梁设计综述

    姚汉文;

    综合桥上无缝线路和无缝道岔的技术特点,桥上铺设无缝道岔对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速铁路咽喉区和渡线道岔区特点,确定无砟轨道无缝道岔对桥梁结构变形及梁缝位置的要求,提出道岔区桥梁设计原则与技术要求,以及典型道岔区桥梁布置以及结构形式。高速铁路道岔区桥梁设计以道岔与桥梁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轨道作用力的影响,通过车-岔-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确保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

    2014年07期 v.58;No.630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IMPACK的钢桁梁斜拉桥车-桥系统动力性能分析

    朱伟;戚铁;贾亮;

    为研究铁路高速化、重载化引起的车-桥系统耦合动力问题,以新建南广客运专线郁江双线主跨228 m钢桁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桥梁的动力模型并进行子结构分析、模态分析;采用多体动力学通用软件SIMPACK建立CRH2动车组模型,通过读取桥梁模态信息,在SIMPACK中实现列车与桥梁的数据交换,最终实现车-桥系统动力性能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估,结论为:当CRH2动车组以设计速度200km/h通过该桥时,列车走行性具有"优良"的动力性能;以基础设施预留250km/h的速度通过该桥时,除了列车横向总体舒适性指标为"良好"外,其余列车走行性具有"优良"的动力性能。这说明桥梁能提供足够的刚度,满足高速列车运行的高平顺性要求。

    2014年07期 v.58;No.630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黔张常铁路岩溶洼地桥址洪水位的分析研究

    乔雷涛;

    以黔张常铁路途经的水沙坪洼地为例,归纳了岩溶洼地洪水位计算原理,详细介绍较大流域面积洼地区域内的桥址洪水位的计算过程,简述较小流域面积洼地洪水位的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水位与实际调查水位相吻合,该方法适用于岩溶洼地桥址洪水位的分析研究。

    2014年07期 v.58;No.630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38m钢箱叠拱桥耳板锚固结构应力分析

    刘琛;

    钢箱叠拱桥耳板锚固结构构造较复杂,受力集中,是控制设计的关键部位,对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新开河特大桥1-138 m钢箱叠拱桥通过弹性力学解析法、模型试验法、有限元分析法研究耳板锚固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分析耳板应力,其最大点位于销孔上缘,耳板下部远离销孔区域应力依次递减。可以通过加焊圆盘钢板降低销孔附近应力值,同时应当重视加焊圆盘钢板下焊趾处的设计。

    2014年07期 v.58;No.630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隧道/地下工程

  • 隧道施工压入式通风效果分析及参数优化研究

    彭佩;方勇;周超月;陈先国;

    对隧道台阶法施工压入式通风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参数优化措施,利用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隧道三维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上台阶不同开挖长度及风管不同布设位置下流场特性的对比,分析了通风系统各参数对通风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台阶的存在改变了射流发展一般性,射流主体提前收缩,有效射程减少;上台阶长度越短,射流有效射程越大,涡流区域覆盖范围越小;风管沿侧壁布设且管口至掌子面距离在5~10m时,通风效果最佳。

    2014年07期 v.58;No.630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拉日铁路吉沃希嘎隧道地热异常特征与防治措施分析

    杨新亮;

    地热是拉日铁路吉沃希嘎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查明隧址区地热分布特征,并且制定高温热害防治措施非常重要。勘察中结合物探异常数据,布置钻孔实测地温,绘制测温曲线,揭示了隧址区地热分布规律;通过钻孔测温数据和地温梯度值对隧道地热异常区地温分级和预测。同时在分析区域地热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评价了地热成因及高温热害对隧道建设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2014年07期 v.58;No.630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超高回填明洞设计探讨

    旷文涛;

    由于超高回填明洞设计缺乏理论指导及既有工程实例作为参考,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通过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对明挖法和盖挖法明洞工程结构受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如下:2种施工方法明洞结构受力有着本质的不同,明挖法竖向土压力为静止土压力,盖挖法竖向土压力为主动土压力;由于受力、结构的限制,明挖法修建超高回填明洞是不可行的;盖挖法超高回填明洞竖向压力大大减小,其值不受回填土高度变化影响,是修建超高回填明洞的有效方法。

    2014年07期 v.58;No.630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某先期建设地铁隧道为远期地铁预留下穿条件研究

    梁韵;

    为研究先期建设的地铁隧道如何为远期地铁预留下穿条件,以某实际工程为例,针对两线路的交叉节点,提出两个预留方案,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先期建设的隧道结构变形及预留支撑桩受力,从实施条件、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等方面对两个方案进行比较,最终选择在交叉节点处施作预留支撑桩,且令该支撑桩兼做远期下穿线路永久结构的方案设计预留工程,该方案已付诸工程实践。

    2014年07期 v.58;No.630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铁路客站

  • Midas Gen To SAP2000模型转换技术在铁路站房工程中的应用

    沈磊;李敬学;陶勇;彭俊;

    基于SAP2000软件开放的API技术,利用C#语言结合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编制了Midas Gen To SAP2000有限元模型转换软件,并探讨了模型转换的关键技术。通过在相关铁路站房工程实例的应用,证明了程序的高效性及可行性,也表明该转换技术对于类似工程实践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2014年07期 v.58;No.630 120-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国际铁路联盟规程UIC777-2及应用概述

    刘艳辉;赵世春;Manfred Keuser;

    当前,如何考虑列车脱轨撞击结构的作用是我国高速铁路站房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国际铁路联盟标准方面出版物UIC规程,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欧洲规范中与铁路有关的条款制定,UIC规程是重要依据之一;我国也把UIC规程作为铁道行业标准的重点采纳标准。规程UIC777-2针对跨铁路线结构提出了在轨道区的设计要求,目标是提出合理的、可操作的方法来尽可能减少由于列车脱轨撞击跨线结构及邻线结构而引起的危害。就欧洲规范UIC777-2中的结构设计策略、设计方法及预防保护措施在欧洲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介绍,目的是适当吸取国际铁路联盟的有益经验,为进一步提出适用于我国高速铁路站房抵御高速列车脱轨撞击的设计方法奠定基础。

    2014年07期 v.58;No.630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通信/信号

  • 光纤直放站+时延模块技术在大型铁路编组站中的应用研究

    王振海;

    利用GSM-R实现调车业务,有利于克服传统400MHz无线通信的诸多缺点,实现话音、调车指令同时传输,调车作业单无纸化传送,满足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需要,提高劳动效率,保证安全生产。针对新丰镇编组站地区特殊的线路情况,提出采用光纤直放站+时延模块技术对编组站进行场强覆盖。通过无线网络规划、模拟测试等手段,有效解决新丰镇编组站和郑西客运专线间的频率干扰、多径干扰问题。

    2014年07期 v.58;No.630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交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李莉;芮晨;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是城市轨道交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系统,随着其系统设计的日趋成熟,多种系统结构形式也涌现出来。在具体的项目设计中,宜选用怎样的结构形式。结合在建的莞惠城际轨道交通,论述BAS的系统结构与网络、系统功能,研究比选系统整体及各级功能、接口设计等,以期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 BAS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使其设计更合理、更高效。

    2014年07期 v.58;No.630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机务/车辆

  • 新建万水泉车辆段工程工艺设计研究

    何勇;

    通过对神华集团铁路自备车类型、保有量、既有检修能力布局的计算、分析,并结合C70、C80新型铁路货车最新检修工艺流程、工装设备配置、神华集团铁路运输特点以及拟建场地的既有情况的分析、研究,论述在万水泉新建车辆段的必要性,确定了新建车辆段的总平面布局方案,合理利用资源,集约用地。确定组合车库采用联合并列式布置方案,在主要检修车间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了神华集团各型铁路货车的检修要求,缓解了检修能力缺口。

    2014年07期 v.58;No.630 139-142+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西宁站至动车所间动车组出入动车所作业方式方案研究

    卢昌仁;

    西宁站至动车所的动车走行线较短且面向动车所为超过6‰的下坡道,结合动车所布置形式及作业特点,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第二级(CTCS-2)行车模式与调车模式在能力适应性、安全性和作业方式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采用CTCS-2级调车模式的研究结论:(1)无论采用列车运行控制办理还是调车办理均能满足能力要求;(2)CTCS-2列控等级的列车方式和增加调车应答器防护功能的CTCS-2列控等级调车方式均能满足安全防护要求;(3)采用CTCS-2级调车模式作业动车所控制自主性强、作业灵活、效率高。

    2014年07期 v.58;No.630 143-14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地铁车站、车辆基地综合开发设计技术研究

    胡智民;

    通过阐述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如何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地铁物业开发进行充分的结合,以达到公共交通完善、物业盈利及城市绿色环保等综合效益的目的,结合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物业开发实例,从地铁物业开发模式、交通组织研究、物业开发中的结构关键技术处理、物业开发中绿色节能环保理念的实现及地铁物业开发的审批流程等5个方面对地铁物业开发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给出研究思路。

    2014年07期 v.58;No.630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电力/电气化

  • 铁路电力供电系统无功补偿研究

    芮晨;

    对铁路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进行研究,以解决普速铁路补偿容量选择不合理、高速铁路补偿设备选型不稳定的问题,同时降低铁路供电线路的损耗,保证铁路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电力系统中主流无功补偿装置和无功补偿计算方法的研究,结合铁路供电方案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铁路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方案。

    2014年07期 v.58;No.630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环境工程

  • 城际铁路单侧高层建筑物声屏障形式设计研究

    栗健;

    选择合理的声屏障形式与高度,可有效降低噪声污染、减少搬迁量。设置声屏障,是控制声传播途径的最有效办法。以某城际铁路穿越城市建成区,为保护单侧高层声环境敏感建筑为例,通过对直立式声屏障、全封闭声屏障和半封闭声屏障的比选,确定声屏障形式选用半封闭式。在满足接触网、桥梁等专业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声学计算、结构检算,确定半封闭式声屏障总高度为8m,跨度11.3m。对于列车设计时速250km及以下时速的城际铁路,设置半封闭式声屏障,单侧降噪效果在8.7~11.2dB,可满足铁路边界噪声限制要求。

    2014年07期 v.58;No.630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建设管理

  •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投资对照分析工作探讨

    占东辉;沈建东;

    投资对照分析工作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与其他相类似的工程进行数量与指标的对比和分析,以检验、论证其工程数量和投资的合理性、准确性与可靠性的一项工作,是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重要方法与手段。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设计的角度,系统介绍投资对照分析工作及铁路、市政、轨道交通及公路等行业对该工作的要求,并以铁路行业的要求和做法为例,提供做好投资对照分析工作应掌握的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

    2014年07期 v.58;No.630 158-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前置性文件对铁路建设方案研究的影响分析

    郭俊奇;

    铁路建设方案研究是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随着铁路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建设程序的规范和完善,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影响项目推进的前置性文件,对铁路建设方案的确定有着不可回避的强制性作用。通过分析各前置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对铁路建设方案的影响程度,提出铁路建设方案从立项决策、咨询评估、项目建议书批复到可行性研究等阶段,在标准化工作流程中如何深入、细化执行各前置性文件的要求,当前建设方案研究中建议改进的工作方法,提高铁路建设方案在项目后期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2014年07期 v.58;No.630 163-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庆祝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成立61周年暨重组改制10周年

    <正>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3年2月,前身是铁道部专业设计院,2004年7月1日改制重组,注册为现名。是集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总承包、产品和科研开发

    2014年07期 v.58;No.630 2-24+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道标准设计》典型参考文献范例

    <正>1期刊论文-[J][1]汤晓光.无砟轨道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评估系统建设管理[J].铁道标准设计,2010(1):3-6.[2]王天亮,刘建坤,彭丽云,等.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良土的力学性质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0,31(6):7-13.[3]周丹,田红旗.强侧风下客车在不同路况运行的气动性能比较[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

    2014年07期 v.58;No.630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