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标准设计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访问量:964177
日访问量:52

线路/路基

  • 高速铁路路基粗颗粒土填料物理改良试验分析

    杨西锋;

    以哈大客运专线某段路基填料物理改良试验为例,介绍基于天然粗颗粒土填料而进行的物理改良从而获得满足规范要求填料的方法。通过分析物理改良过程和结果,提出粗颗粒土物理改良适用条件。同时,对现行路基填料分级提出改进建议。

    2013年12期 No.623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 ]
  • 严寒地区铁路路基冻融沉降数值模拟研究

    赵欢;李东升;

    严寒地区铁路路基地处冻土区域,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易产生路基沉降变形。以严寒地区某铁路典型路基断面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在考虑季节性冻土结构性、冻融循环的基础上建立了冻融循环和列车动载耦合作用下的路基沉降预测模型。根据冻融循环期,将模型划分为若干个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实现了季节性冻土体力学特征值的动态控制,为沉降变形计算提供依据。

    2013年12期 No.623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大跨斜拉桥上无缝线路计算软件开发及应用

    刘浩;魏贤奎;胡志鹏;王平;

    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通过分析斜拉桥桥上结构受力特点,建立了斜拉桥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模型,用于分析其梁轨相互作用规律。为提高计算速率和工作效率,以有限元软件ANSYS为平台,利用FORTRAN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编制了斜拉桥桥上无缝线路计算软件CSBCWR,此软件可用于钢轨伸缩附加力、挠曲力、制动力、断轨力、梁轨快速相对位移、桥面位移及斜拉索轴向附加力的计算分析,计算过程高效快捷。

    2013年12期 No.623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黔张常铁路岩溶发育规律研究

    张志亮;

    黔张常铁路地处碳酸盐岩区,岩溶是影响线路方案的主要因素。通过收集资料、遥感判释、调查、钻探、物探等勘察方法,对区域内岩溶发育规律进行总结、分析,为铁路选线提供可靠依据。根据工作成果,影响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岩性、构造和地形地貌等,通过分析岩溶发育规律,可划分出沿线的岩溶发育程度分区,综合比选得出线路最优方案。

    2013年12期 No.623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客运专线轨道-路基-地基系统临界速度分析

    冯青松;卢祝清;

    针对我国客运专线线路的实际情况,建立移动荷载作用下轨道-路基-地基耦合系统振动模型,分析路堤上有砟与无砟轨道情况下轨道-路基-地基系统临界速度,并讨论基床变形模量和基床厚度对系统临界速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单个移动荷载作用下轨道-路基-地基系统中存在一临界速度,可称为线路临界速度;线路临界速度主要由轨道抗弯刚度、轨道-路基的参振质量和地基土层的弹性模量决定;提高线路临界速度的措施有:增加轨道抗弯刚度、对软土地基进行改良加固、选用轻质路基填筑材料以减小路基的参振质量。

    2013年12期 No.623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地铁隧道列车运行诱发环境二次振动初探

    罗伟;陈嵘;颜乐;王宇;

    建立了车-线-隧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输入实际的列车、轨道、隧道承力结构参数,获得地铁列车运行时的隧道承力结构动态激励。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有限单元法和无限边界元法,建立了隧道-土体-建筑动力耦合模型,分析隧道周围土体及沿线建筑物的受振特性,探析地铁列车振动对环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铁列车运行引起周围环境的二次振动为低频振动,且主要为竖向振动和横向振动;列车通过时,地面竖向振动最大值出现在距离隧道中心线10 m处,竖向振动加速度除了在距离隧道中心线45 m点出现反弹外,其他各点的振动加速度幅值基本上都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较高频率的振动成分幅值衰减较快。

    2013年12期 No.623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西安至平凉线永寿梁越岭地区综合线路方案研究

    赵永红;

    结合新建铁路西安至平凉线永寿梁越岭地区线路方案研究工程实践,针对新建铁路西安至平凉线黄土沟谷纵横、强烈下切、岸坡坍塌、陷穴分布广、且多呈坡陡谷深的黄土"V"形谷的特殊地形条件,以及以黄土滑坡为主的不良地质广为分布、规模大、危害重的特殊地质条件,首先根据线路基本走向和主要技术标准,在进行大面积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基础上,结合区域内自然特征、环境敏感点等,选择合理的越岭垭口;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系统、全面分析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因素,从线路技术条件、越岭主隧道长度及工程施工条件、工程可靠性及环境影响、工程经济性等多方面比选,选择合理的越岭隧道方案。

    2013年12期 No.623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双块式无砟轨道裂纹对道床板受力的影响分析

    徐光鑫;杨荣山;

    基于路基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的计算力学模型,针对道床板不同宽度和深度情况下的表面裂纹和贯通裂纹,分析在列车荷载作用下道床板开裂前后对道床板受力性能的影响以及在轴向温度荷载作用下含裂纹的道床板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含裂纹的无砟轨道与无裂纹的无砟轨道相比,道床板混凝土应力有小幅度增加,纵向钢筋应力随裂纹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轴向温度荷载作用下,随着裂纹宽度的增大,道床板混凝土拉应力及钢筋应力变化较小。

    2013年12期 No.623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CA砂浆离缝对CRTS Ⅱ型板式轨道的影响研究

    朱浩;徐浩;谢铠泽;王平;

    基于有限元理论,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轨道计算模型,研究轨道板与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层离缝长度和离缝高度对CRTSⅡ型板式轨道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CA砂浆正常工作状态相比,CA砂浆离缝将造成轨道结构变形和受力增大。在列车静载和正温度梯度共同作用下,当离缝长度达到2.6 m时,轨道板的垂向位移从0.397 mm增大到0.937 mm,CA砂浆层的压应力从30.33 kPa增大到111.57 kPa。随着离缝高度的增大,轨道结构的变形和受力也迅速增大。

    2013年12期 No.623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青藏铁路楚玛尔河地区复合路基地温状况分析

    刘娟;

    青藏铁路楚玛尔河地区广泛应用了片石气冷及碎石护坡复合路基结构,根据该地区复合路基与一般路基实测地温资料,对比分析了复合路基与一般路基的地温状况,研究2种路基结构保护多年冻土的效果。结果表明:(1)一般路基地温场整体向不利于冻土路基稳定的趋势发展,难以起到全面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2)复合路基在降低地温和维护地温场对称性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能主动冷却冻土路基,很好地保护多年冻土。

    2013年12期 No.623 40-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五里川至邓州段线路方案研究

    武巍;夏嘉凝;易思蓉;

    五里川至邓州段铁路的修建将使本地区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设计出线路短、工程小、投资小的铁路方案,对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和完善路网结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线位走向的研究,针对路网规划,功能定位,接轨和线路走向,地质选线,环保要求,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等影响因素,对五里川至邓州段线路进行了沿既有线、既有线北侧和既有线南侧3个方案的分析和探讨,经综合比选提出了五里川至邓州段采用沿既有线方案作为推荐方案的建议。

    2013年12期 No.623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半定量方法在西安至安康增建第二线工程中的应用

    部瑞梅;

    以改建西安至安康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通过在综合评估量化评分方法的应用实践,对评估因子的选取和分级取值、危险性等级划分和各级分值范围确定、评分方法和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量化评分方法基础上,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能够较好地反映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使综合评估结论更加符合实际。

    2013年12期 No.623 47-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双块式无砟轨道连续道床板裂纹修复材料性能分析

    黄慧超;徐坤;任娟娟;

    双块式无砟轨道在外界荷载作用下,连续道床板容易开裂形成裂纹,裂纹的产生会降低道床板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影响双块式无砟轨道在服役期间的使用与安全性。当连续道床板出现裂纹时,应该采取措施来维持双块无砟轨道的正常的使用和耐久度。基于有限单元法,建立含道床板贯通裂纹的双块式无砟轨道梁体模型,分析最不利荷载作用时所适合的修补材料,以期为双块式道床板裂缝维修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表明:不同宽度裂纹对维修材料性能要求不同,随着裂纹宽度的增加,材料所受到的拉应力越小,越小宽度的裂缝对材料的延伸率要求越高。

    2013年12期 No.623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铁路双块式轨枕预制场建场设计技术研究

    朱勇战;

    作为无砟轨道系统的主要类型之一,双块式轨枕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依托双块式轨枕的生产工艺流程要求,从轨枕预制场的整体规划、平面布置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对预制场建设进行全面分析。整体规划应结合全线的生产工期和供求半径确定预制场的生产能力;按照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对各功能区进行独立设计,以轨枕生产车间模块为中心进行整体平面布置;资源配置时通过选取关键参数进行各功能区占地面积和机械、人员配置的公式化处理,实现双块式轨枕预制场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013年12期 No.623 54-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朔黄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病害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探析

    王定举;

    综合分析小半径曲线病害和产生病害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整治和预防措施,以保证小半径曲线地段技术状态良好、质量均衡。通过对朔黄线DK0~DK256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地段统计分析钢轨伤损、轨道几何尺寸以及联结零件病害情况,探讨产生小半径曲线病害的具体原因,结合现场摸索实践,提出小半径曲线系列有效的养护整治措施。小半径曲线地段采用综合整治措施进行维修养护,取得良好效果,延长了曲线维修周期,降低了维修成本,为类似病害整治提供借鉴经验。

    2013年12期 No.62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二灰土改良风积土可行性试验研究

    薛晓辉;扈世民;

    采用室内实验等手段对二灰土改良风积土力学参数进行对比,研究二灰土改良风积土的可行性。可得结论:(1)二灰改良土强度的形成即为水化反应过程,整个过程历时较长,在此过程中二灰土改良土强度单调递增;(2)单纯依靠增大击实功提高风积土抗剪强度较为困难,通过一定配比进行二灰土改良可有效改善风积土的粒径级配;(3)二灰改良土的密实度对黏聚力的影响较大,改良土的抗剪强度随之增大;(4)选取密实度96%,孔隙率11.4%作为二灰土改良土路基的压实标准;(5)灰土比、密实度、含水率与围压为影响二灰改良土抗剪强度特性主要因素,其中灰土比影响最为显著。

    2013年12期 No.623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桥梁

  • (70+125+70)m跨铁路转体连续梁桥设计

    刘润舟;

    共安大桥主桥上跨昌九城际、京九铁路,采用(70+125+7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对桥位和桥型确定、桥梁结构设计和计算参数选取,以及转体施工方案进行介绍。采用有限元软件桥梁博士对桥梁结构进行纵向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强度、应力、位移等均满足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2013年12期 No.623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京沪高速铁路禹济特大桥29.15m非标箱梁架设施工技术

    申永利;

    对于京沪高速铁路禹济特大桥非标箱梁,研究采用JQ900b型高速铁路标准箱梁架桥机进行架设的方法。针对桥梁地处黄河淤积层、12.5 m高墩的特点,采用增加临时桩基、扩展承台尺寸,设计2组4肢格构式钢管墩柱作为支撑,对临时支墩采用精轧螺纹钢张拉模拟压载,解决了29.15 m非标支架现浇箱梁变更设计为预制架设的施工难题。

    2013年12期 No.623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兰渝铁路96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

    赵亮;

    兰渝铁路是设计时速为200 km的客货共线双线铁路,为跨越巉柳高速公路,设计采用了1孔96 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针对客货共线铁路对桥梁的要求,简要介绍96 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分别采用平面和空间计算模型,对该桥进行静力计算分析、拱脚节点局部应力分析、自振特性分析和空间稳定性分析,计算分析表明该桥设计合理,各项设计计算值均满足规范要求。

    2013年12期 No.623 74-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隧道/地下工程

  • 邻近既有隧道的新建隧道稳定性控制对策研究

    张帆;袁文山;苏逢彬;张玉;

    从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之间的合理岩柱的留设、新建隧道的施工方法以及支护方式等方面,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邻近既有平风岭隧道的新建新平风岭隧道的稳定性控制问题,提出留设8m岩柱、采用单侧壁导坑施工方法、侧向45°超前小导管加固的一体化稳定性控制对策。

    2013年12期 No.623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兰渝铁路两水隧道软岩大变形控制技术

    吴广明;刘志春;吴晓辉;

    兰渝铁路两水隧道全长5 945.35 m,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洞身穿过志留系炭质千枚岩地层,属于高地应力,施工中出现大变形、初期支护侵限多次拆换,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极大。通过分析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特点和大变形特征,对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台阶长度对变形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采用微台阶法更有利于控制变形,同时配合系列变形控制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隧道大变形,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13年12期 No.623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 ]
  • 改进CRD方案施工过程围岩安全稳定性分析

    张丛峰;宋林;罗承平;

    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应用于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性的分析,对改进的CRD法施工阶段围岩的安全、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哈大客运专线笔架山浅埋隧道改进CRD法施工方案,考虑围岩–结构的相互作用,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动态分析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安全系数,通过等效塑性应变参数研究隧道的失稳形式。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可有效应用于隧道开挖阶段的安全定量评估。

    2013年12期 No.623 87-8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渭河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对“V”形坡设计方案的优化与施工建议

    李显伟;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下水发育的特长隧道防排水一般优先采用"人"字坡设计。宝兰客运专线渭河特长隧道进口端,受不良工程地质和建筑物的控制,隧道采用"V"形坡形式下穿籍河河谷阶地区,下穿段及各斜井、竖井在施工中风险相对较大,存在涌水涌泥等风险,且隧道"V"形坡地下水需永久抽排。通过分析宝兰客运专线渭河隧道水文地质条件,研究隧道下穿籍河河谷段地表水、地下水及含水岩组的特征,进而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预测,提出优化的下穿线路及辅助坑道方案并被采用,对通过富水地段的隧道和辅助坑道施工及运营安全提出具体建议。

    2013年12期 No.623 90-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盾构隧道内力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

    姚超凡;晏启祥;何川;耿萍;

    阐述了修正惯用法、弹性支承法和梁-弹簧-压杆法的计算原理,结合某盾构隧道实例,分别运用3种方法对比分析了盾构隧道弹性抗力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及其对结构内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管片接头效应主要影响衬砌弯矩,对衬砌轴力影响有限;径向弹性抗力有助于削弱管片衬砌弯矩,增大管片衬砌轴力;修正惯用法获得的弯矩值最大,弹性支承法次之,梁-弹簧-压杆法最小,而轴力值基本不受分析方法的影响。建议盾构隧道初步设计时采用修正惯用法,施工图设计时采用可编程的弹性支承法,工程研究分析时采用梁-弹簧-压杆法。

    2013年12期 No.623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软质岩高边坡路基改隧道方案研究

    罗胜利;甘目飞;

    随着高速铁路在西南山区的大规模建设,受站间距及曲线半径的影响,部分越行站需设于地形及地质条件恶劣处。云桂铁路白腊寨车站内路基就由于此种条件出现了极高边坡情况(101.7 m),为规避工程风险,对此路基地段进行了隧道方案研究,分析了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并在工程地质、工程风险、工程投资及运营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最终确定采用明挖隧道方案。

    2013年12期 No.623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通信/信号

  • 包西铁路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方案研究

    李庆;

    通过传输损耗、上行噪声叠加、传输时延和组网等方面来比较模拟光纤直放站和数字光纤直放站的优缺点,试验利用数字光纤直放站在既有包西线GSM-R系统中替代模拟光纤直放站进行弱场覆盖,发现数字光纤直放站近、远端机之间的光纤传输链路不受光功率衰减的影响,并能通过调整远端机时延可以良好解决实际应用中多个远端单元RRU之间重叠覆盖区域的时延色散问题,对数字光纤直放站今后在铁路推广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2013年12期 No.623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地铁对称三开道岔的信号工程设计

    彭湃;

    简要介绍对称三开道岔的组成、道岔开向及运行方向,同时介绍室外信号系统转辙机的安装原则、安装方式及A、B机的操作原则,针对该操作原则从信号安全技术的角度对道岔控制电路进行设计,分析电路控制原理、动作顺序等逻辑关系,满足故障-安全原则。在该基础上,对地铁应用的典型站型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提出4组道岔相互之间的控制原理及操作原则,从而设计了联锁软件输入\输出及室内控制电路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满足运营要求。该道岔类型在地铁中首次应用,对控制车站规模,节省土建投资有积极的作用。

    2013年12期 No.623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铁路隧道防灾救援辅助信号系统设计探讨

    李钰龙;

    目前颁布的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疏散工程设计规范中对于信号系统并没有明确要求,而信号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就此根据现行铁路设计规范及规定,结合设备使用情况,对隧道防灾救援辅助信号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2013年12期 No.623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速铁路动车走行线通过信号机设置及显示方案探讨

    梁战鹏;

    动车走行线是动车组进、出动车运用所的必经之路,确保动车走行线的通过能力,对于保证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营秩序意义重大。以东北某高速铁路动车走行线为例,针对存在的动车走行线通过信号机设置和显示关系的不同见解,通过对相关规范条文的深入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应用实例,提出能够更好发挥动车走行线通过能力的通过信号机设置及信号显示方案,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动车走行线通过能力途径的建议。

    2013年12期 No.623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城际铁路对机场导航设施电磁干扰计算与分析

    靳远;

    以新郑机场的电磁兼容问题为例,结合相关规范计算和分析城际铁路对机场通信设施所产生的有源和无源干扰,最终判定铁路与对机场导航设施的电磁兼容满足国标规范要求。

    2013年12期 No.623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电力/电气化

  • 郑西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的安全性分析

    刘家美;何正友;

    四电系统集成的安全性是实现高速铁路高效可靠运营的基础和保证。以郑西客运专线四电系统为例,建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AHP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和隶属度矩阵,并结合综合安全水平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郑西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进行定性描述以及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郑西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的安全性水平较高。

    2013年12期 No.623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铁道标准设计》2013年目次索引

    <正>~~

    2013年12期 No.623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正>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咨询)始建于1953年2月,前身是铁道部专业设计院,2004年7月1日改制重组,注册为现名。中铁咨询是集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总承包和科研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勘察设计咨询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总资产16亿余元,注册资本32986万元人民币,持有国家颁发的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涵盖21个行业的工程设计综合甲级等12项甲级资质,拥有商务部批准的对外工程承包经营权,取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中铁咨询在北京设有十五个专业分公司,在济南、郑州、太原设有三个综合分公司,拥

    2013年12期 No.623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设计院简介

    <正>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设计院是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公司所属综合设计异地分公司。其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北京铁路局太原勘测设计院。现主要从事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工程、工业及民用建筑等工程的勘察设计,并具有承担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总承包能力。现设有经调、行车、线路、站场、轨道、路基、桥梁、隧道、机车、车辆、通信、信息、信号、工业与民用建筑、电力、电气化

    2013年12期 No.623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