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标准设计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访问量:964692
日访问量:5

线路/路基

  • Logistic及Verhulst预测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拟合研究

    胡晓阳;王连俊;张光宗;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不同时期、不同工况,选用单一的预测模型不足以反映路基整体的变形规律。Logistic模型及Verhulst模型的曲线均为S形,可以反映全过程的地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针对路基填筑期和降水期两个时段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计算模型参数,得到Logistic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进而求得两者的最优加权组合模型。对比结果表明:在路基填筑期由两者的最优加权组合模型预测得到的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拟合精度高于单一模型;而在降水期Verhulst模型的预测值更接近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约为1.75%,拟合精度较高。

    2013年09期 No.62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临策铁路戈壁段路堤二维风速流场特征研究

    姚立强;左合君;李钢铁;刘宝河;

    利用HOBO风向风速自动记录仪对临策铁路戈壁段4、8 m和12 m高度的路堤进行野外风速流场观测,结合数值模拟和趋势面分析的方法,研究路堤高度和旷野风速的变化对风速流场的影响以及路堤沙害发生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随着路堤高度和旷野风速的增大,路堤风速流场涡流区和弱风区逐渐向路堤背风侧扩大;路堤迎风坡坡脚、背风坡路肩和背风坡坡脚处流沙堆积可能性较大;8 m高度路堤在路面最易形成沙害,建议戈壁地区铁路路堤高度的选取不宜超过8 m;路堤对风速流场的阻碍作用及路堤沙害发生的可能性与路堤高度呈正相关,与旷野风速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对铁路路基断面设计和高程确定及沙害防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13年09期 No.620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温度作用下轨道板与CA砂浆离缝对CRTSⅡ型板式轨道的影响分析

    徐浩;刘霄;徐金辉;王平;

    轨道板与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离缝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主要伤损形式之一,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具有支承、缓冲、传载等作用,离缝将影响无砟轨道的变形与受力。基于弹性地基梁体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分析在温度荷载和自重作用下不同离缝长度以及产生离缝后CA砂浆层参数对轨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板的翘曲位移及纵向应力均随着离缝长度增大而增加;当离缝长度超过1.95 m时,轨道板的翘曲变形及纵向应力都急剧增大,建议轨道板与CA砂浆层离缝长度不宜超过1.95 m。

    2013年09期 No.620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8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尼日利亚桩基静载试验中英标准差异性分析与力学计算

    杨晨曦;

    通过尼日利亚现代化铁路阿卡项目铁路桥梁桩基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实例,阐述桩基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反力系统——利用工程桩作为反力锚桩的受力分析和计算,介绍基于《British Standard Code of practice for Foundations》规定的双循环加卸载、终极荷载长时间维持的试验要点,分析钻(挖)孔灌注桩桩基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成果,对比中国与英国桥梁桩基静载试验方法的差异性,提出采用工程桩作为反力锚桩进行桩基静载试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013年09期 No.620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厦深铁路42号大号码道岔铺设施工工艺研究

    方向明;郭勇;

    42号大号码道岔对铺设精度及开通后的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道岔的施工工艺也要求更加精准和细化。随着快速铁路网的逐步形成,大号码道岔会更频繁地使用于各条快速通道,探索一种更安全、更经济、更高效的施工工艺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道岔运输、装卸、铺设、焊接、精调等工序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并经过运营验证可行,由此提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施工工艺,为大号码道岔铺设提供参考。

    2013年09期 No.620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斜向水泥土桩加固路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王铸;宋绪国;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斜向水泥土桩加固技术的工作机理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在国内尚无先例。此次模型试验设计,主要考虑在线路荷载作用下路基本体的沉降变形相似和桩体材料的刚度相似两个方面出发,共设计了8组模型试验,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路基顶面沉降变化规律、路基边坡位移变形规律、路基土体内部竖向应力分布规律及水泥土桩体受力变形特征,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

    2013年09期 No.620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某铁路斜坡软弱土层路堑的设计对策

    刘府生;

    山区或丘陵区斜坡路堑地段的软弱土层由于受上覆土层覆盖的影响,具有隐蔽性,勘察过程中容易遗漏;若工程措施或施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边坡变形、溜坍等工程事故。详细介绍软弱土路堑边坡和基床范围采用抗滑桩和粉喷桩综合处理设计的典型工程案例,经运营多年检验,效果良好。

    2013年09期 No.620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褥垫层厚度对京沪高速铁路复合地基的影响及优化分析

    牛慧敏;

    设置褥垫层是CFG桩复合地基的关键技术,而褥垫层的设计直接影响到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变形特性。通过建立三维CFG桩群桩复合地基数值计算模型,采用MIDAS/GTS有限元计算软件模拟了褥垫层厚度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与受力特性的影响,并按照路基的工后沉降与CFG桩桩帽、桩间土强度利用率的要求,优化了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基底褥垫层的设计参数。

    2013年09期 No.620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坡度对长大坡道桥上无缝道岔的影响分析

    颜乐;熊震威;魏贤奎;王平;

    为探讨制动工况下,坡度对长大坡道桥上无缝道岔受力与变形的影响,以国内某一坡度为17.2‰新建铁路线上的桥上无缝道岔为例建立力学分析模型,运用"等效轮轨黏着系数",建立了有砟轨道"岔-桥-墩"相互作用的一体化模型,分析不同坡度下列车制动时,钢轨纵向力、钢轨位移、墩台纵向力、心轨和尖轨位移以及间隔铁纵向力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坡度的增大对桥上无缝道岔的受力与变形都是不利的;侧股间隔铁的纵向力比直股间隔铁小,但是其受坡度的影响却较大;长大坡道上容易产生爬行现象,应加强无缝道岔防爬锁定,并加密防爬观测次数。

    2013年09期 No.620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地铁不同场段分布对其规模分配和运营成本的影响

    陈福贵;

    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段和停车场需要占用大量的城市土地,合理分配场段规模可以优化占地面积,提高运营效率。基于一场一段情况下,总结出不同接轨方案的场段规模分配计算方法,提出场段分布位置在线路中接近对称时,场段规模大致相等的研究结论。同时,提出地铁收发车空跑距离计算模型,并对不同场段分布对运营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降低运营期间场段收发车空跑运营成本的途径。

    2013年09期 No.620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际轨道交通构架研究

    康学东;陈燕;

    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又缺少较多定量数据的系统,城际轨道交通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线网构架受众多因素制约,应按层次结构逐步研究,最后确定客流主通道,从而建立较为合理的构架方案。结合京津冀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系统研究实践,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交通网构架方案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建立交通线网构架方案应从交通节点、城市经济引力、区域交通区位线、通道类别和层次以及区域空间布局等五个主要方面着手,并提出了研究方法的主要要点。

    2013年09期 No.620 40-4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U型结构在铁路路堤地段的应用研究

    吴剑锋;李季宏;

    结合某铁路工程,对路堤地段U型结构的断面形式进行了描述,重点阐述U型结构设计中的计算模型、土压力计算与结构内力分析,提出了边墙与底板的内力变化规律。U型结构在路堤地段具有良好的收坡效果;U型结构设计可按单筋受弯构件计算,边墙控制截面位于边墙截面变化处与边墙悬臂段根部;底板控制截面位于跨中截面与底板固结段根部处。最后对一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对今后类似工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2013年09期 No.620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打磨关键技术研究

    秦小光;胡媛;

    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打磨技术体系由打磨软件统领,包括生产管理、磨床控制、打磨操作、激光测量、雕刻5个子系统技术。通过对打磨技术体系的研究,尤其是对五轴机床联动技术、数控机床、磨刀技术、模腔循环技术等打磨技术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建立自主的无砟轨道技术体系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必经之路。通过石武客专、京沪高速铁路的使用和验证,表明自主系统比国外系统有更强的适应性,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3年09期 No.620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桥梁

  • 一联多孔连续梁大节段快速施工设计

    苏国明;

    准池铁路前窑子水库大桥(58+3×96+58)m有砟轨道混凝土连续梁,原设计采用挂篮悬臂施工,为实现准池铁路"先通后善、临管运营"的目标,改为支架现浇法施工,施工工期节省了一半时间。详细介绍梁部结构的设计概况、主要设计参数、构造细节、计算方法,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13年09期 No.620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武广客运专线桥梁结构类型和特点

    刘忠平;曾敏;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桥梁设计,包括设计技术标准、桥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以及3类代表性的特殊桥梁结构,详细介绍3种特殊桥梁结构类型,包括它们的结构尺寸、细部构造、施工方法以及主要工程数量等;结合高速铁路桥梁的发展现状和受力特点,对武广客运专线的桥梁设计进行总结和探讨。

    2013年09期 No.620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移动防护吊架在水平转体桥中跨合龙中的应用

    郭斌;

    京沪高速铁路沧德特大桥跨津浦铁路连续梁采用先平行津浦铁路悬灌浇筑梁体,然后逆时针转体于津浦铁路上方,进行合龙段施工的转体方案。为实现铁路上方中跨的安全、快速合龙,自行设计移动防护吊架,成功解决了跨越繁忙干线水平转体时,铁路净空不足以搭设整体棚架、工期紧张等施工难题。重点介绍移动防护吊架设计、安装、滑移、拆除及注意事项,总结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跨铁路合龙段施工技术。

    2013年09期 No.620 58-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客运专线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底板崩裂加固设计

    陈举;

    某客运专线(30.15+48+56+48+30.1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预应力张拉、压浆完毕后中孔56 m梁底发生了较大面积的崩裂。综合分析崩裂原因,通过对各种"传统补强"方案在加固设计中的利弊分析、对比,结合预应力管道已压浆完毕的现实状况,提出一种新的加固设计方案——梁体施加预压荷载方案。该方案从连续梁的受力特征出发,突破了传统方案只在通过"补强"方面作文章的思路,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案的弊病,取得了较好的补强效果。

    2013年09期 No.620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隧道/地下工程

  • 地铁车站结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

    马乾瑛;刘志钦;王社良;熊二刚;

    基于地震反应的随机非确定性,运用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随机振动理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考察结构的动力可靠度,是一种合理的设计方法。运用虚拟激励法对青岛地铁五四广场站进行随机振动分析,避免了传统方法计算的冗繁,得到了具有统计意义的结构动力响应。考虑x向功率谱输入时,弯矩分布较为均匀;地铁结构体型变化较大的部位剪力明显增大;柱底剪力较小,边跨柱剪力小于中跨柱底剪力。考虑y向功率谱函数输入时,沿梁轴向剪力值逐渐增大,柱底剪力明显大于x向输入时的柱底剪力,边跨柱柱底剪力大于中跨柱底剪力。所得结论为地铁站这一复杂结构形式进行基于可靠度理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可以作为同类设计的参考指导。

    2013年09期 No.620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应力软岩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工程地质特性探讨

    王建鹏;

    研究隧道高应力软岩的工程地质、变形机理、支护原理及支护结构的特性,寻求隧道设计和支护施工方案。以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工编录、室内试验、物探PST、钻探、地应力测试和变形测量,从其岩石、岩体特征、岩体质量、地应力、围岩分级、施工变更、变形及破坏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高地应力软岩在隧道施工中的工程地质特点、围岩变形、破坏规律、高应力和围岩级别的划分原则,明确了其地质条件的研究内容,给出解决隧道大变形、难支护问题的设计和支护对策。

    2013年09期 No.620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12‰下坡隧道双机同井洞内始发控制技术

    唐卫平;赵林;郑勇;

    通过广深港客运专线深圳至香港连接隧道深港隧道12‰下坡段2台9.96m泥水平衡盾构机,在皇岗公园工作井先后同井始发的施工实例,从盾构机的吊装与井下组装、洞内长距离空推、反力墙的设计及优化等方面进行重点阐述,采用Midas空间有限元软件对3600kN龙门吊基础受力和变形进行检算,采用Ansys空间有限元程序对混凝土反力架进行空间分析和优化计算,解决了2台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在12‰下坡隧道双机同井洞内始发难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13年09期 No.620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铁路盾构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数值模拟研究

    资谊;

    提出人员危害耐受度、衬砌结构的危害温度、车窗玻璃破碎温度3个烟气流动控制有效性的判据。以狮子洋水下盾构铁路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FDS4.0对-3%坡度隧道列车头部15 MW火灾时,烟气在1、2、3 m/s和4m/s等纵向风速下的控制效果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不同风速下隧道内火灾烟气的温度、能见度、CO浓度等分布情况。模拟分析表明,在3 m/s的通风速度下火灾烟气流动得到了有效控制。其结果可为狮子洋隧道通风排烟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2013年09期 No.620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地铁百子湾站基坑渗漏综合处理技术

    白俊;马晓华;

    针对北京地铁7号线百子湾站基坑开挖后,出现大量渗漏的情况,采用疏干井抽水、分段开挖挂网喷混凝土支护、截断从基坑东边流向西边的水源、增设应急预案降水井、水不漏等速效堵漏材料封堵、埋入带阀门的花管引流及袖阀管注浆技术等综合处理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

    2013年09期 No.620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电力/电气化

  • 风区挡风墙/屏影响下接触网设计风速计算研究

    刘改红;

    铁路沿线设置的挡风墙/屏对风速影响显著,对风区考虑挡风墙/屏影响作用的接触网的设计风速进行计算研究。基于挡风墙/屏后接触线、承力索不同高度处的风速系数研究结果,采用支柱柱底弯矩等效法计算挡风墙/屏后结构设计风速计算用的风压变化系数,采用风偏等效法计算挡风墙/屏后运行设计风速计算用的风速变化系数;分别对结构基本风速、停轮风速进行考虑挡风墙/屏后风压或风速变化系数的修正,推导出风区挡风墙/屏影响下接触网结构设计风速、运行设计风速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并给出了兰新第二双线百里风区接触网设计风速的计算结果。

    2013年09期 No.620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渝利铁路带加强线全并联直供接触网设计方案研究

    万连录;关金发;

    渝利线是客货共线山区电气化铁路,大牵引负荷是影响该铁路供电系统载流能力的主要控制因素,为了解决山区铁路供电需求,通过采用带加强线全并联的直接供电方式,研究提出了与该供电方式相适应的接触网设计方案。

    2013年09期 No.620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IEC61850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AT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置研究

    刘赓然;罗映红;

    AT供电方式目前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AT所是AT供电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整个牵引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IEC61850标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气化铁路作为电网的用户,势必要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同时,为满足高速铁路对牵引供电系统的要求,铁路电站的IEC61850综合自动化工程势在必行。基于IEC61850标准,对某客专AT所进行信息建模,完成了间隔层保护测控IED的配置,并对远动方案进行探讨,初步解决了IEC61850应用于AT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问题。

    2013年09期 No.620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重载铁路牵引负荷对变电所功率因数的影响研究

    魏俦元;曹晓斌;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牵引供电系统效率及输电线路末端网压的重要因素。通过现场测试研究朔黄铁路牵引负荷对变电所功率因数的影响规律,发现牵引负荷对进线电源侧和馈线侧功率影响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电源侧功率因素随牵引负荷的增大而减少,馈线侧功率因素随牵引负荷的增大而增大。通过研究认为变电站无功补偿方式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最后,对朔黄铁路如何改善电能质量及扩能提出了建议。

    2013年09期 No.620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E Proficy/HMI SCADA-iFIX的综合监控系统人机界面开发与设计

    孟庆波;张惠敏;

    规划了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人机界面的系统功能,对综合监控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利用GE Proficy/HMI SCADA-iFIX的技术优势,具体实现了用户安全策略与登陆界面、主菜单和主界面、电力监控PSCADA、环控BAS、火灾监控FAS、列车信号ATS、闭路电视CCTV、报警一栏等8项设计功能,在大型分层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用户安全策略、实时视频监控等7个方面进行了技术尝试和方法创新,对相关应用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2013年09期 No.620 104-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通信/信号

  • 城际铁路尽头式车站信号设备布置对站场长度的影响

    张广军;

    城际铁路地下尽头式车站受线路坡度、站场场坪以及工程投资限制,要求在满足功能及安全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优化站场设计长度。为配合站场专业完成优化设计,通过对动车以及应答器等信号设备工作及安全性能分析,深化研究设计规范对各项安全距离的规定,达到通过信号设备合理布置进而优化站场设计的目的。以此为出发点,计算缩短站场股道长度的理论数值,通过优化信号设备布置,缩短站场股道长度是可以实现的。

    2013年09期 No.620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铁路信号计算机辅助设计集成系统研究

    贾利生;

    针对目前还没有能完成车站联锁、电码化、区间自动闭塞等全套图纸设计的铁路信号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研究将既有已开发的独立的各辅助设计子系统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平台化、集成化、系统化的铁路信号计算机辅助设计集成系统。通过对系统开发内容、系统结构模块划分、关键技术及难点的分析,提出有效解决方案。系统的应用,大大方便了用户,提高了生产效率。

    2013年09期 No.620 111-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环境工程

  • 顶端降噪器在城区铁路声屏障工程中的应用

    韩亚丽;

    铁路噪声作为铁路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污染之一,必然会引起广大民众的重视。尤其是穿越城区的铁路两侧多分布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对居民生活环境影响较大,需设置一定高度声屏障才能有效防治铁路噪声影响,但因接触网、工务维修作业等限界及运营安全要求,铁路声屏障高度受限制,鉴于此,从铁路工程实际应用中分析、解决如何提高声屏障的插入损失。从顶端降噪器降噪原理、声学计算、现场实测等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利用声屏障顶端安装降噪器的方式替代超高声屏障,来解决高声屏障与各类构筑物的位置冲突问题。由此可以推断,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桥梁预留荷载不足时,均可通过加设顶部降噪器提高降噪效果。

    2013年09期 No.620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机务/车辆

  • 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的系统集成设计体系

    邢天祥;

    针对我国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的设计,创新性地提出将系统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系统设计体系。介绍系统设计体系在机车检修基地设计中的应用,总结了检修基地系统集成的技术集成、工程集成、管理集成的方式和实现。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设备选购,而应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技术集成是系统集成技术指标的关键,工程集成是系统集成成功实施的保障,管理集成是系统集成最终效果的体现。

    2013年09期 No.620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建设管理

  •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模块化技术应用研究

    唐元宁;蔡俊俊;周芳汀;

    高速铁路工程是典型的大型复杂线型建设工程,管理十分复杂,对模块化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归纳模块化生产方式的特点,总结工程模块化得以发展的基础,提出工程模块化的优点。通过实例应用分析,发现与传统现场浇筑方式相比优势明显,通过模块化生产不仅可以从源头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而且可以实现模块化部件的批量化生产。此外,通过模块化分解与集成将复杂的高速铁路建设系统进行了离散化表示,通过模块组合方式为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2013年09期 No.620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正>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咨询)始建于1953年2月,2004年7月1日改制重组,注册为现名。中铁咨询是集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总承包和科研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勘察设计咨询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总资产16

    2013年09期 No.620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