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标准设计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访问量:964786
日访问量:6

线路/路基

  • 戈壁强风区挡风构筑物限制下列车气动力学特性分析

    程建军;庞巧东;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结论,揭示了在风速为35.1 m/s条件下,2种不同既有挡风构筑物结构形式限制下的列车气动力学特性规律。首先计算得到平坦地表列车所受侧向压力为3 645 N,倾覆力矩为7 900 N.m;路基高度为4.0 m时,侧向压力为7 978 N,倾覆力矩分别为17 820N.m;在平坦地表上设置土堤式挡风墙后,侧向压力与倾覆力矩分别减小45%、36%,设置对拉式挡风墙后,侧向压力与倾覆力矩绝对值分别减小94%和96%;当路基高度为4.0 m时,设置对拉式挡风墙后,压力与倾覆力矩绝对值均减小94%。分析表明,在平坦地表上对拉式挡风墙的防护效果好于土堤式挡风墙,得出各种既有挡风构筑物墙后列车的气动力学特性参数指标,为既有挡风构筑物的优化以及后建工程措施提供参考。

    2013年01期 No.61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浮置式梯形轨枕轨道减振器刚度对轨道动力特性影响分析

    陈伯靖;周建;李成辉;

    浮置式梯形轨枕轨道相对于其他轨道系统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现阶段对该种轨道形式的研究较少,利用有限元软件从谐响应方面分析浮置式梯形轨枕轨道的动力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减振器刚度变化对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反映参数变化对浮置式梯形轨枕轨道减振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在该轨道系统中使用刚度小的减振器可提高其减振性能,提高行车舒适性及改善轨下结构受力特性。

    2013年01期 No.61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广西铁路客货站场布局研究分析

    刘亮平;虞信鹤;丁伟;

    为更好地满足广西地区客货运量的发展需求,研究了广西近年来的铁路建设规划,并提出广西中长期铁路发展规划的设想。通过对广西区内铁路的客货站场布局及运量的分析,提出广西区内目前客货站场存在的问题,并对客货站场的布局提供了措施和建议,最后以南宁枢纽为例,进行了客货站场布局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南宁枢纽的功能。

    2013年01期 No.612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地铁6号线五路居站道岔型号及折返能力分析

    程雯;

    列车在车站的折返能力,是决定系统能否实现最大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北京地铁6号线远期最大通过能力为30对/h,列车采用B型车8辆编组,列车长度160 m。起点五路居站受车站站位工程条件的限制,在站前设交叉渡线,列车通过站前交叉渡线折返。为了保证五路居站的折返能力,对站前交叉渡线采用12号道岔和常规9号道岔两种方案,从折返能力、工程规模、检修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给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2013年01期 No.61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斜向水泥土桩法加固既有铁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王铸;宋绪国;

    斜向水泥土桩法是一种适合在列车运行条件下路基快速加固的方法,通过对其施工技术的系统研究和总结,提出了斜向水泥土桩法施工工艺、设备集成,并提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行车安全措施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同时针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方法。

    2013年01期 No.612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CA砂浆脱空对框架型轨道板翘曲的影响分析

    蔡世昱;阙显廷;杨荣山;

    CA砂浆填充层作为框架型板式轨道关键结构层,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受列车荷载冲击、温度循环以及水的侵害等作用,砂浆层与轨道板间易产生脱空,劣化轨道结构受力状态。基于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梁体模型,分析了正常状态和砂浆层与轨道板间出现脱空时框架型板式轨道在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并针对板端横向全部脱空和板边纵向全部脱空两种常见脱空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砂浆弹性模量可减小轨道板翘曲和缓解列车荷载冲击作用;对于脱空状态,在正温度梯度作用下,轨道板受力和板角翘曲变形受脱空程度影响较大,而对砂浆层受力影响较小;在负温度梯度作用下,轨道板和砂浆层受力状态受脱空程度影响均不明显。

    2013年01期 No.612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包头至西安段铁路路堑挡护病害整治工程方案设计与研究

    胡三喜;

    包西铁路延安至延安北之间既有线改建路堑边坡出现错台、裂缝等病害,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次生灾害,不影响既有线运营。通过对现场勘察及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后,采用于路堑顶设置抗滑桩与疏排地下水相结合的方案,在保证施工过程边坡稳定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病害问题,工程成功实施对铁路运营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2013年01期 No.612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哈齐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地段无砟轨道线间排水方案研究

    张西泽;

    哈齐铁路客运专线位于严寒地区,采用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为尽量减少线间排水引起的对路基和轨道结构的影响,对路基地段线间排水方案进行研究,提出线间设置集水井、底座内设置横向排水管和底座间设置横向排水通道3个方案。结合本线特殊的气候特点,推荐采用底座间设置横向排水通道方案,并对该方案排水设计进行简要说明。

    2013年01期 No.612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拼装式固定型辙叉的结构优化研究

    董彦录;

    为提高拼装式固定型辙叉使用寿命,减少磨耗过快、剥落掉块等使用中存在的病害,从制造辙叉的钢轨材料、结构设计等方面提出结构优化的关键技术,产品经上道运营后证明,提出的关键技术对提高辙叉整体性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满足与线路无缝化及重载线路使用要求。

    2013年01期 No.61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准神铁路神木北地区接轨方案研究

    张金超;

    结合神木北地区既有铁路概况及改扩建规划情况,对准神铁路南端接轨神朔线方案、神延线方案,从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方案优缺点分析和比较,确定了采用接轨神延线店塔车站方案。

    2013年01期 No.612 39-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地铁线路纵断面设计探讨

    李睿;李晓飞;欧阳全裕;

    地铁线路尤其是地下线路的纵断面设计不同于常规铁路的线路纵断面设计,针对其自身特点,结合天津地铁1、3、6号线等具体工程设计实践,论述车站和区间线路埋置深度、车站站坪及站端节能型坡度设计、竖曲线与最小坡段长度的配合、区间线路纵坡设计,论述最大坡度的设置条件及注意事项,并着重就现行《地铁设计规范》对相邻坡度差最大限值尚无明确规定的问题,从行车平稳性和乘客舒适度、方便设计、有利施工、减少轨道养护维修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研讨,并提出建议性意见:坡度差限值30‰,困难时35‰。

    2013年01期 No.612 42-4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桥梁

  • 铁路桥梁承载能力可靠性分析

    徐升桥;彭岚平;侯建军;简方梁;赵博;李圣强;

    简述结构可靠度指标计算中心点法和验算点法的基本原理,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时速160、200 km客货共线铁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和时速250、350 km客运专线铁路预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时速160、200、250 km客货共线铁路和时速120 km重载铁路(Z=1.2)道砟桥面简支钢桁梁,时速250 km客运专线铁路钢-混凝土简支、连续结合梁,时速160 km城际铁路钢管混凝土桁架连续梁等进行了承载能力可靠度指标校准计算,对铁路桥梁承载能力的可靠度指标给出了建议值。

    2013年01期 No.612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E2地震作用下减隔振桥梁的抗震设计

    禚一;王菲;

    以某减隔振桥梁为例,建立该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并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特性,选取适宜的动力弹塑性本构模型,同时模拟了弹塑性减隔振球型钢支座,并采用人工拟合的3条地震动时程曲线对该桥进行了E2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验算该桥在E2地震作用下的强度及变形。经过详细的验算与分析,验证了本桥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为实际工程中的非规则桥梁在E2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验算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01期 No.612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30m简支梁桥墩车桥耦合动力仿真分析

    岳效穆;

    根据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运用桥梁结构动力分析程序BDAP,针对城际轨道交通30m简支梁桥墩3种不同墩高方案,采用空间有限元建立全桥动力分析模型,对桥梁空间自振特性进行了计算,并对3种不同墩高方案在CRH2和德国ICE3动车组作用下的车桥空间耦合振动进行了分析,评价3种不同墩高方案的动力性能以及列车运行安全性与舒适性。研究结论表明:(1)3种墩高方案(H=8m、12m、15m)的全桥一阶横向自振频率分别是0.909Hz、1.051Hz和1.034Hz;(2)在CRH2和ICE3动车组以速度160km/h通过时,简支梁跨中竖向振动位移和竖向振动加速度较小,在限值以内;(3)在CRH2和德国ICE3动车组以速度160km/h运行时,车辆竖向和横向舒适性均能达到"优"。说明3种墩高方案具有足够的全桥横向刚度,满足列车时速160km行车的安全性和良好舒适性要求。

    2013年01期 No.612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 ]
  • 82.5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结构设计

    尹春燕;

    钢管混凝土拱桥充分发挥了钢管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优点,而且减轻了桥梁上部结构自重,大大提高了梁拱组合体系拱桥的跨越能力。钢管混凝土拱桥以其结构轻盈、线型优美、造价经济等优点而在铁路跨路、跨线工点上大量采用。张唐线跨越唐津高速公路立交主桥结构为跨径82.5 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在横桥向内倾8度,呈提篮式。主要从结构设计、结构计算和拱肋稳定性3个方面重点对该桥进行介绍,并在拱轴线比选和吊杆张拉顺序两个方面提出一些设计思考。

    2013年01期 No.612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速铁路悬臂现浇连续梁桥后期徐变影响因素分析

    姚成钊;

    长期荷载作用下,徐变将引起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上拱或下挠。为满足现行高速铁路的高平顺性及高稳定性要求,大部分均采用无砟轨道,但其可调性很小。通过建立多座不同跨度的连续梁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混凝土弹性模量E、预应力张拉龄期τ、不同徐变计算模式及二恒铺装时间等主要因素对后期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弹性模量必须达到设计要求;预应力张拉时混凝土龄期根据具体计算结果可适当调整;不同徐变计算模式差异大;延长二恒铺装时间可显著减小徐变变形。

    2013年01期 No.612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太中(银)铁路变宽道岔连续梁构造及支座布置研究

    于维汗;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铁路建设标准和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由于受复杂地形条件限制,出现了无缝线路的车站或站前道岔区上桥的情况。太中(银)铁路子洲站的站前咽喉区位于跨大理河的特大桥上,以该桥上的双线变四线无缝道岔梁为例,通过建立实体元模型,对梁体宽度变化较大的异型梁的构造和支座布置进行研究,提出支座布置的基本条件和方式。

    2013年01期 No.612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大跨度斜拉桥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参数研究

    严斌;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参数的不同选取对漂浮式大跨度斜拉桥纵向限位性能的影响。通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法对某大跨度斜拉桥中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C和阻尼指数ξ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与该桥在未设置粘滞阻尼器状态下的地震响应进行比较分析和安全评价。提出选取阻尼系数C和阻尼指数ξ的控制方法和公式。结果表明:斜拉桥纵桥向设置粘滞阻尼器后,通过调节粘滞阻尼器的参数能有效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关键部位的相对位移;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在限制主梁纵向位移时对跨中竖向位移有放大作用;合理的阻尼参数对提高地震作用下斜拉桥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2013年01期 No.612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德大铁路黄河特大桥主桥钢梁结构设计

    杨永明;

    德大铁路黄河特大桥主桥为1-(120+4×180+120)m下承式变高度连续钢桁梁,需要满足近期单线、远期双线的Ⅰ级铁路行车要求,具有跨度大、结构高的特点。首先介绍主桥的总体布置,而后对设计中采用的变高度"N"形主桁、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板、空间上平纵联、阻尼器、桥面柔性防水保护层、钢轨伸缩调节器、钢梁防腐涂装要求都作了详尽的说明。最后对钢梁的悬臂施工过程、70t固定式桅杆起重机进行介绍。

    2013年01期 No.612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津秦客运专线简支箱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比较

    赵成贵;

    以津秦铁路客运专线31.5 m标准跨径简支梁支架法施工为例,分别介绍2支点双层贝雷梁支架、4支点单层贝雷梁支架及碗扣式支架现浇施工方案,以及3种类型支架方案的各自适用条件和优缺点,相对比较,其中以4支点支架工程量最小。

    2013年01期 No.612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结构形式分类及适用研究

    赵毓成;李文会;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结构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按照车站结构的受力特性,结合车站建筑、设备的功能和要求,将高架车站分成"桥-建"结合和"桥-建"分离两大类。而"桥-建"结合方式又可细分为4种结构,即:纯桥支承式、以桥为主式、以建为主式和纯建支承式4种,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在具体工程中选用。此分类方法不同于现行的地铁设计规范分类,是对新发展并实施的高架车站结构形式的概括和总结,并对现行规范提出补充和完善的建议。

    2013年01期 No.612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隧道/地下工程

  • 软弱围岩隧道斜井转正洞设计与施工技术

    杨延勇;

    分析目前隧道施工斜井转正洞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西铁车2号隧道工程实际,介绍斜井转正洞采用喇叭口过渡、相交处门架、门式小导洞进正洞的设计方案以及相关施工要点,且说明施工注意事项。斜井进正洞过渡段喇叭口形式可显著提高施工工效,减少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的安全隐患,同时,利用断面特点可有效地抵消交叉口处正洞初期支护对斜井的纵向推力作用。

    2013年01期 No.612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新建引水隧洞下穿既有铁路隧道爆破施工影响研究

    刘均红;

    根据左权县西安村水电站1号引水隧洞下穿既有阳涉铁路半坡2号隧道工程实例,结合经验公式法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引水隧洞下穿既有铁路隧道的爆破施工影响进行研究,分别得出引水隧洞控制爆破范围和既有铁路隧道受影响区段及变形规律,提出引水隧洞爆破施工时既有铁路隧道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既有铁路隧道衬砌结构和列车运行的安全。

    2013年01期 No.612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雁门关隧道富水段软弱围岩初期支护开裂变形控制技术

    邓伯科;

    结合北同蒲铁路取直线雁门关隧道软弱围岩初期支护开裂变形控制施工实例,介绍施工地质揭示情况,分析围岩与初期支护开裂变形原因,提出针对富水段软弱围岩初期支护开裂变形控制施工技术方法,创新了钢拱架锁脚锚管施工新工艺。

    2013年01期 No.612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地铁内江路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李曙光;刘志祥;

    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内江路站紧邻黄浦江,站位所处地层主要为流塑状淤泥质黏土,地下水位埋深约1m,地质条件极差。以该车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为依托,详细阐述采用SAP84有限元程序建立荷载-结构模型对叠合墙体系进行内力增量分步叠加法计算的过程,以及钢筋混凝土与钢管相结合的内支撑体系设计。目前,车站的主体和3个附属结构已经完工,工程进展顺利,说明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合理。

    2013年01期 No.612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电力/电气化

  •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接触网定位器坡度动态测量算法

    张桐林;郝宽胜;段汝娇;

    为实现对接触网定位器坡度的动态测量,提出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定位器坡度的动态检测算法。采用中值滤波算法和维纳滤波算法对拍摄到的图像序列进行图像预处理;对序列图像中的接触网定位器进行提取识别以及角点检测;选用NCC角点匹配算法对检测序列图像中检测到的角点进行匹配;在匹配角点的基础上,利用基于仿射不变性的直线匹配算法,对各幅图像中的直线进行匹配,从而可以自动获取图像序列中各图像直线的夹角,实现定位器坡度的自动动态测量并且减小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

    2013年01期 No.612 105-108+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疏散模式下接触轨系统控制方案研究

    丁大鹏;

    通过分析地铁火灾事故特点,并结合NFPA 130相关规定,提出接触轨牵引供电系统和整个疏散救援活动的配合方案。在车站、区间等地设置集成式蓝光站,使牵引供电系统能够准确、快速的切换接触轨带电状态,为疏散救援提供安全保障,提高逃生几率。

    2013年01期 No.612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铁路新老电力远动系统整合方案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卢怀国;

    随着国家铁路建设的加快,新、老电力远动系统(SCADA)之间的整合越来越成为铁路运营单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铁路远动系统整合的实际需求和关键技术出发,讨论新的电力远动系统数据传输模型需要满足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发布/订阅模型(DDS)的新一代电力远动系统的系统构建方式,并结合洛襄铁路电化改造项目,详细介绍新老电力远动系统整合的一个具体方案,对系统整合的原则、方法和特点进行总结评述,期望能够对各供电段的新、老电力远动系统的整合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3年01期 No.612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通信/信号

  • 铁路专用线车地联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张正光;李国宁;田俊鹏;陈璐;

    车地联控系统是将计算机联锁,调度管理系统、车载设备中的信息综合起来进行一系列逻辑运算后,实现"车"与"地"的联控来保证机车安全运行,是结合了网络安全传输等技术的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信号控制系统。车地联控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具有独立性,便于系统的升级和维护;其中,地面终端子系统采用QNX操作系统,并将C++用以软件开发,可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节省投资,目前该系统已研发完成并投入应用。

    2013年01期 No.612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六方向出站信号机点灯方式及控制电路探讨

    王永州;

    通常情况下车站的出站方向有1~5个,随着铁路运力需求的快速提升,出站方向达到6个的车站随之出现,为了解决由此引起的如何区分及控制出站信号机开放方向的问题,以集包线包头站为实例对信号机出站方向的区分方式进行分析,提出6个出站方向的信号机表示器的设置和点灯方式及相应的控制电路设计方案,方案的可行性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2013年01期 No.612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机务/车辆

  • 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检修工艺及关键设备探讨

    薄海青;

    通过分析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的特点,结合国内现行标准、规范和其他轨道交通的经验,初步制定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的检修周期及检修停时指标;通过了解国外的实际运用情况,制定悬挂式单轨交通车辆的运用检修工艺流程;重点介绍车辆检修工艺中配备车辆横移装置和专用检修平台等关键设备。解决了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车辆段工艺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随着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的工程实施,还有许多诸如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停车列检库的布置形式、清洗及吹扫工艺、救援方式等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2013年01期 No.612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电力机车状态修方案的研究

    曹津晖;

    针对铁路机车提速、重载引起的牵引布局调整,机车检修体制的变化,以及新型大功率机车以检测代替日常检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机车整备作业,兼顾小辅修作业,利用检测设备进行状态修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对该方案实施可行性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2013年01期 No.612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综合开发模式研究

    袁锋;

    阐述轨道交通车辆段综合开发的意义,比较分析各种车辆段综合开发模式,总结各种综合开发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工作经验,提出车辆段综合开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车辆段综合开发提供参考。车辆段综合开发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决策开发模式,切不可盲目照搬已有的工程实例。

    2013年01期 No.612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铁道标准设计》投稿须知

    本刊编辑部;

    <正>《铁道标准设计》月刊是中国铁路行业出版较早的中央级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在广大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的厚爱与支持下,刊物紧密围绕我国大规模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勘察、设计、施工领域的难点热点问题,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科技论文,在宣传和推广铁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宣贯铁路工程建设新标准,促进铁路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作用,期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日益提升,赢得了铁路学术界和工程技术界的广泛好评。《铁道标准设计》先后被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RCCSE核心期刊,并被众多有影响的大型数据库收录。

    2013年01期 No.612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