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标准设计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访问量:964705
日访问量:18

线路/路基

  • 模拟高铁轨道列车荷载附加沉降的堆载预压试验研究

    曹敏;

    轨道列车荷载的附加沉降是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分析评估的主要难点之一,采用等效堆载来模拟轨道列车荷载开展现场试验,通过实测沉降数据,分析等效结构层荷载作用下软土路基变形特征,及其对工后沉降与年沉降速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轨道铺设的变形控制条件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为高速铁路轨道列车荷载的附加沉降的分析评估提供了有效参考。

    2012年04期 No.60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建广西沿海铁路引入钦州地区方案研究

    黎天胜;

    新建广西沿海铁路设计时速250 km/h,其引入钦州地区方案研究以运量预测及运输组织为基础,结合城市规划、既有铁路及公路现状、敏感地物等因素,从确立地区客站布局入手,再根据远景需要及新建铁路与既有铁路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新双线新建钦州北站——新双线与既有线基本分离方案,并提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普速铁路地区的一些看法。

    2012年04期 No.60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桥隧相连工程整体施工独立控制网建网方案探讨

    付宏平;陈光金;刘海江;

    桥隧相连工程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高,必须保证施工控制点相对位置准确。如果分开单独布网或者采用精测网(CPⅠ、CPⅡ)下的施工加密网进行施工放样,可能对桥隧相连工程施工测量精度带来一定影响。针对某铁路黄河特大桥以及特长隧道工程相连的实际情况,结合以往大型桥隧工程施工独立控制网的测量经验,提出建立桥隧整体独立施工控制网的设想,以确保相邻工程施工正确衔接。该建网方案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证明建立桥隧整体独立施工控制网用于桥隧相连工程的施工控制测量是必要的。

    2012年04期 No.602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重庆市轨道交通6号线60kg/m钢轨曲线形组合道岔的设计

    雷洁;李文博;

    根据重庆市轨道交通6号线大剧院站和江北城站之间的线路实际情况,设计出曲线组合道岔,左侧为对称道岔,右侧为同侧曲线道岔,将2条线路连接起来。详细介绍该曲线道岔的结构设计,并对导曲线半径、夹直线长度、道岔布置、轨底坡超高、曲线加宽、尖轨顶面降低值、道岔转换力各项设计参数进行检算评估,得出结论:当地铁车辆以容许速度通过对称道岔及曲线道岔时,安全性与平稳性均在容许限度内。目前,该道岔已铺设于线路,解决了线路连接问题。

    2012年04期 No.602 13-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青藏铁路不同防沙栅栏的布设位置研究

    郝晓杰;熊治文;蒋富强;薛春晓;李凯崇;

    目前青藏铁路防沙栅栏主要靠经验布设,为了研究防沙栅栏的最佳布设位置,并为防沙设计提供参数,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防沙栅栏的布置位置问题。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大风季节最大风速18 m/s情况下,混凝土插板式挡沙墙的合理间距为40~45 m,混凝土挂板式挡沙墙的合理间距为35~40 m,高立式PE网沙障的合理间距为30~35 m。防沙栅栏应布置在铁路上风向侧,防沙栅栏的走向应垂直于现场主导风向。研究还表明,各种沙障间的合理间距随风速增大而减小。

    2012年04期 No.602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市域铁路车站设计研究

    沈海剑;

    在阐述市域铁路概念的基础上,研究市域铁路车站的设计影响因素,提出市域铁路车站的安全性、合理性、独立性、前瞻性、人性化、经济性等设计原则,探讨了车站的站位设计、站间距设计、站型设计及换乘设计。并通过新建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的市域铁路车站设计实例,验证了上述理论研究的实际可行性,为我国市域铁路车站设计提供了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

    2012年04期 No.602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佛线轨道工程设计

    丁静波;曹亮;

    简要阐述广佛线工程概况及轨道主要技术标准,分别对轨道扣件、地下线整体道床、岔区合成轨枕道床、轨道减振设计进行阐述,并论述了中等减振双层非减振扣件设计,以及金融高新区站A30地段下穿线路的轨道减振方案,提出夏南车辆段轨道设计及接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012年04期 No.602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桥上无缝线路附加伸缩力放散的计算研究

    谢铠泽;徐井芒;魏贤奎;王平;

    为了指导铁路桥上附加伸缩力放散的施工,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提出状态法非线性弹簧结果修正线性弹簧模拟线路纵向阻力的方法,建立完整的附加伸缩力放散的模型并进行计算,一方面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同时也得到桥上无缝线路采用拧松扣件的方法放散钢轨附加伸缩力的方法是可行的。该分析计算方法也可用于指导普通无缝线路温度力的放散工作。

    2012年04期 No.602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京广线提速至200km/h站前工程技术条件探讨

    蒋泽军;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总结铁路5次提速经验,依据有关试验结论和《新建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的成果,参照国外有关提速、高速建设标准,对铁路第六次提速200 km/h的站前工程主要技术条件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了线路、轨道、路基、桥涵、站场提速主要技术条件,并应用于京广线北京局管段提速200 km/h改造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2年04期 No.602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桩基施工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钟亮根;

    随着桩结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地基加固,如何检测成桩质量成为控制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介绍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的原理、缺陷类型及位置的判定依据、检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合福客专DK365+676.48~DK365+739.50段C20钻孔灌注桩地基加固路基为工程背景,采用RSM-PRT低应变仪及其所配套的时域分析软件,并结合地质、施工记录资料对桩实测波形进行反演分析,分析结果为3-2号桩在3.30 m处存在离析或夹泥。研究表明,低应变反射法能准确地反映成桩的缺陷位置及程度,为桩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提供了指导依据。

    2012年04期 No.602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钢轨摩阻力对无缝线路锁定轨温影响的研究

    徐德强;

    在铺设无缝线路施工中,长钢轨在轨下支承物(支架滚筒、钢筋棍、道床或胶垫)上纵向移动时将产生摩阻力。为了掌握各种工况下产生的摩阻力对锁定轨温的影响,准确掌握无缝线路锁定轨温值,进行了钢轨在不同界面上的摩阻力测试。阐述采用拉力法和推力法对钢轨摩阻力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表明,钢筋棍摩阻力为滚筒摩阻力的25%~33%。通过理论分析,施工中采用钢筋棍支垫钢轨进行应力放散对锁定轨温影响较小,该方法简便可靠,对正确掌握锁定轨温,合理进行无缝线路铺设、养护与维修,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12年04期 No.602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速铁路路基上岔区板式无砟轨道基础施工技术

    刘向东;李书强;

    京沪高速铁路正线道岔全线铺设岔区板式无砟轨道,岔区板式无砟轨道基础包括:垫层,底座和道岔板3部分。以京沪高速铁路先导段枣庄西站为例,详细介绍了岔区板式无砟轨道基础的施工工艺及主要控制要点。

    2012年04期 No.602 41-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桥梁

  •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简支箱梁设计

    侯建军;邓运清;

    城际轨道交通是联系城市群间的快速铁路客运专线,主要满足经济发达的人口稠密地区中短途旅客运输需要,对景观设计要求较高。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桥梁形式采用了流线形箱梁,在箱梁外侧设置大圆弧,小曲线的梁端加宽等处理更加体现了城际轨道交通桥梁中景观设计要素。其常用简支箱梁根据线间距变化,设计分为双线箱梁、单线箱梁和组合箱梁3种形式。从箱梁设计的技术标准、桥面布置、截面选型等方面进行介绍。

    2012年04期 No.602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铁路简支槽形梁横向抗弯设计方法研究

    田卿;刘丹;戴公连;

    结合48 m简支铁路槽形梁,通过三维有限元整体空间分析,得出了恒、活载作用下桥面板和端横梁的横向弯矩分布规律,以及桥梁一些特征尺寸对其产生的影响,并与国内外简化设计方法作对比,最终总结影响槽形梁横向弯矩的直接和间接因素,明确简化方法的适用条件,并提出经济合理进行槽形梁横向设计的原则是:弱桥面板,强端横梁。

    2012年04期 No.602 49-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强度计算方法

    宋子威;

    为与现行铁路桥梁规范相一致,根据平截面假定和型钢混凝土共同变形假定,以型钢混凝土带裂工作阶段为计算基础,根据力平衡原理和应力叠加原理,推导出基于容许应力计算法下型钢混凝土构件偏心受压计算公式。所推导公式与现行铁路桥梁规范相协调,可为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2012年04期 No.602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超大倒T形盖梁采用墩梁式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武正峰;

    结合上海A15公路工程,针对达477 m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超大盖梁施工支架体系进行设计,从支架基础钻孔桩至盖梁墩梁式支架支撑体系,着重从支撑体系进行设计和施工,使支撑体系沉降量控制在沉降允许范围。施工中从混凝土浇筑顺序、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加缓凝减水剂、混凝土浇筑速度控制等几方面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施工支架体系稳定、安全可靠,拆模后盖梁混凝土外观效果良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2年04期 No.602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波纹钢腹板简支结合箱梁的截面优化

    孙洁;刘磊;彭益;

    波纹钢腹板结合箱梁桥以其独特的优势,渐渐为国内外桥梁设计者所采纳,然而针对此类结合梁所做的优化分析并不多见。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波纹钢腹板结合梁的有限元优化分析模型,首先对波纹腹板横截面进行了多变量的优化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一跨度30 m的简支梁的横截面进行优化分析。得出波纹钢腹板尺寸的优化取值及箱梁截面的优化取值。

    2012年04期 No.602 61-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武咸城际铁路连续梁跨武广高速铁路转体施工技术

    袁定安;

    武咸城际铁路在咸宁市横沟桥镇附近采用连续梁上跨武广高速铁路,现浇连续梁在武广高速铁路上方施工,给武广高速铁路运营带来极大安全风险,且要点施工工期长。该连续梁施工采用转体施工工艺,即先在武广高速铁路限界外平行于线路方向完成连续梁施工,然后利用磨盘转动原理,将梁体转动到设计位置。施工前对武广高速铁路作覆盖防护,施工中将施工部位与武广高速铁路作空间隔离,达到确保安全和工期的要求。

    2012年04期 No.602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铁路桥梁桥址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护

    刘兰英;

    新建铁路某大桥沿山坡而建,桥址边坡由全风化和强风化浅粒岩组成,稳定性较差,考虑岩体质量分级选取物理力学参数,分别按滑坡、落石2种状况对桥址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滑坡状况下,采用毕肖普条分法计算边坡弧状滑动的安全系数,结果显示2、3号墩边坡稳定性最差。落石状况下,采用ROCFALL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落石各墩边坡均有,1、2号墩影响最小;5号墩影响最大。综合2、3号墩应加重防护措施,1号墩防护最轻,设拦石墙即可。

    2012年04期 No.602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大跨铁路斜拉桥索塔环向预应力布束方案计算比较研究

    鲁志强;陈松;

    结合实际工程,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铁路斜拉桥的索塔锚固区进行详细的空间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比较U束横桥向开口布置与U束纵桥向开口布置2种方案下的受力性能及差异,并得出结论:在索力吨位比较大,同时侧壁压应力储备足够的情况下,宜优先考虑使用U束横桥向开口布束方案。

    2012年04期 No.602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墩大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设计

    张扬;

    结合1座在建3-(60+3×100+60)m刚构-连续组合梁桥,介绍该桥集大跨、长联、高墩、大群桩基础于一体的技术特点,对刚构墩不同类型的横向结构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墩顶位移、墩身刚度、稳定性、温度应力影响等方面对刚构主墩的设计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012年04期 No.602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南京江心洲大桥加劲梁设计

    李喜平;

    南京江心洲大桥是一座独塔自锚式空间缆索悬索桥,孔跨布置为(35+77+60+248+35)m,综合考虑该桥的跨度、经济性、施工等因素,加劲梁采用混合梁,两个锚跨和边跨均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主跨采用钢箱梁。梁体采用分离式双主梁形式,两幅主梁之间采用横梁相连,构成纵横梁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风稳定性。介绍该桥加劲梁的设计和主要计算情况。

    2012年04期 No.602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隧道/地下工程

  • 寒区隧道冻害等级及其设防等级研究

    孙兵;

    针对寒区隧道冻害等级及其设防等级进行研究。首先将寒区隧道分成5类,并对每一类自身特性进行详细阐述;然后,从4个方面对寒区隧道冻害等级进行划分,分别为衬砌冻胀力作用等级、洞内结冰影响正常使用等级、混凝土结构冻融环境下的结构耐久性和混凝土冻害疲劳强度;最后,基于以上冻害等级对冻害设防等级进行划分。提出了寒区隧道的选线指导原则、冻害等级及冻害设防等级划分、冻害设防措施建议。

    2012年04期 No.602 88-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浅埋偏压隧道下穿桥梁的施工方案研究

    李讯;何川;陈菲;

    新建隧道出口段近接穿过已建高架桥,为了确保隧道施工期间桥梁的稳定性,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先开挖浅埋侧隧道与先开挖深埋侧隧道2种开挖施工顺序,重点研究了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桥墩位移、桥梁内力等方面的内容。计算结果表明:隧道上半断面的中导洞和两侧弧导洞开挖对地表沉降和桥墩位移的影响最为直接,为关键施工步;隧道施工对5号墩和6号墩影响较大,隧道施工宜采取先开挖浅埋侧的方案,监控量测中应将5号墩、6号桥墩及之间的梁体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2012年04期 No.602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跨线风道近接施工力学特性研究

    吴占瑞;漆泰岳;

    为了研究跨线风道近接施工对主隧道和服务隧道的力学特性影响规律,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风道近接施工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主隧道和服务隧道沿隧道纵向拱顶沉降变化曲线较为相似,但两风道的开挖对服务隧道的影响要大于主隧道,主隧道衬砌的安全系数要高于服务隧道,两隧道围岩的安全系数分布都大致呈X形,交叉隧道之间围岩的整体安全系数较低;拱腰位置的弯矩和轴力都要大于拱顶和仰拱位置。通过分析风道近接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利位置,明确施工、监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部位,从而指导施工。

    2012年04期 No.602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矿山法隧道施工期洞室围岩安全性评价

    何复生;

    构建了矿山法隧道施工期洞室安全影响因素集,包括工程地质特征、应力场特征、洞室特征以及施工水平等4大影响因素,岩石质量指标、岩石抗压强度、围岩完整性、地应力影响系数、洞室跨度等10项细化指标;确定了矿山法隧道施工期洞室安全模糊评价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总体框架,提出了采用正态分布函数、梯形函数确定各项指标隶属函数的方法及其具体参数,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构建两两判断矩阵获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建立的模糊评判模型对某矿山法隧道施工期洞室安全实施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糊评价模型是可行的,模糊评价结论与该隧道实际施工安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2012年04期 No.602 104-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地铁盾构法区间隧道调线修复工程方案研究

    郑凯;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盾构法区间隧道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其隧道中线很容易出现与设计中线在平面上和纵面上的偏差,一旦这种偏差超过规范或技术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且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正,则隧道将无法满足线路服务功能的要求,因此根据规范和技术标准,对隧道中线进行修复或线路进行调整。结合工程实例,对隧道中线偏差的原因进行剖析,对影响隧道限界的因素及限界余量进行分析,提出地铁盾构法区间隧道结构中线修复或线路调整过程中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线路修复方案的研究、各方案的优缺点的对比分析等,最终形成推荐方案。

    2012年04期 No.602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阳曲1号黄土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吴永;魏伟;王国强;

    以山西平阳高速公路阳曲1号隧道为工程背景,对黄土隧道进行了研究。利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阳曲1号黄土隧道开挖支护后的位移场,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隧道开挖数值模拟与围岩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支护参数合理,为黄土隧道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2012年04期 No.602 113-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电力/电气化

  • 基于简化载荷谱法与雨流计数法的接触网疲劳寿命对比分析

    毕继红;陈花丽;任洪鹏;

    给出简化载荷谱法和雨流计数统计载荷谱法2种估算柔性接触网疲劳寿命的方法,并比较二者所得疲劳寿命的差别。简化载荷谱法将接触线单元的应力时程简化为一个最大的应力循环,经Goodman直线修正后由S-N曲线直接得到接触线各单元的疲劳寿命;雨流计数统计载荷谱法对接触线单元的应力时程进行雨流计数,得到各单元的各级应力循环;经Goodman直线修正之后,使用S-N曲线得到各单元在各级应力幅下破坏的循环次数,然后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得到接触线各单元的疲劳寿命。简化载荷谱法忽略最大应力循环之外的其他应力循环,所得疲劳寿命偏高。针对一组参数用2种算法得到接触线的最终寿命差别很小。可以近似使用简化载荷谱法分析接触线的疲劳寿命,2种算法寿命差别较大的接触线单元用雨流计数法分析疲劳寿命更为精确。

    2012年04期 No.602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新型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融冰方案的主要电磁特性研究

    黄文勋;

    铁路接触网一旦覆冰将严重影响铁路运行,对复线区段将接触网的上、下行串联形成回路是一种新型的大电流热力融冰方案。由于接触网结构与架空电力线路存在较大差异,采用新型接触网融冰方案时与正常情况电气化铁路运行方式存在不同,因此有必要对该方案的主要电磁特性进行研究。基于电磁场理论,推导了融冰回路阻抗理论计算公式,验证了融冰方案的可行性;根据镜像法对该方案电场和磁场特性进行定量计算,得到不同区段电磁场的分布特性,与电气化铁路正常工况对比,表明不会引起额外的电磁场干扰。

    2012年04期 No.602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通信/信号

  • 襄渝线山区铁路信号系统特殊问题解决方案

    喻矿强;

    山区铁路道床电阻较低、土壤电阻较高的特殊地质环境将直接影响信号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以襄渝增建第二线工程为例,就较低的道床电阻、较高的土壤电阻对信号系统产生影响的具体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采用计轴设备加轨道电路自动闭塞制式和设置接地降阻系统的设计方案,分别解决了低道床电阻对轨道电路、高土壤电阻对设备接地影响的两大山区铁路信号技术难题。运营1年多的实践证明,该方案合理可行。

    2012年04期 No.602 124-12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青藏铁路关角特长隧道内自动闭塞设计探讨

    薛长虹;

    我国自动闭塞设备统一为ZPW-2000型移频轨道电路制式,它对道床条件要求较高,干线电缆极限长度为15 km。特长隧道内独特的环境和复杂、不可预测的道床条件以及干线电缆长度一般超过15 km。此时如采用移频轨道电路,难于满足轨道电路和机车信号传输高安全、高可靠的要求,给自动闭塞设备制式的选择提出了严峻挑战,应对这种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在总结既有特长隧道计轴加环线自动闭塞工程成功经验基础上,阐述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经理论分析和计算,提出最长干线电缆达到21 km的特长隧道内计轴加环线自动闭塞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意见,经试验、验证后,指导工程设计。

    2012年04期 No.602 127-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机务

  • 70t级铁路货车段修工装设备配置分析与建议

    李伟;

    介绍70 t级新型铁路货车关键技术的应用及其对车辆段工装设备配置的影响,分析我国铁路货车修程的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检修特点的变化。并结合车辆段主要车间的检修工艺流程,从车辆结构特点着手,比较得出70 t级与60 t级货车车辆在段修工艺上的主要差异,分析得出70 t级货车段修工装设备、检测工具等的配置清单,并对车辆段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出要求。

    2012年04期 No.602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配备双向洗车机的咽喉区通过式洗车线设计研究

    蔡援朝;

    地铁车辆基地内配置有洗车线和洗车机设备,洗车作业是地铁车辆基地内最为频繁的工艺工作之一。不同的洗车线布置形式和洗车作业模式,对洗车作业的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介绍典型的洗车线布置形式和洗车作业模式,然后提出一种配备双向洗车机的咽喉区通过式洗车线,其缩短了咽喉区长度,提高了洗车作业的效率,也增强了洗车作业的灵活性。

    2012年04期 No.602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内陆湖泊水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范登科;刘良明;刘洋;

    针对湖北省大东湖水网的水环境监测任务,提出以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CCD影像结合地面实测数据为主要处理分析目标的遥感监测系统设计方案;借助遥感影像预处理手段和光谱反演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使用环境星数据进行水环境监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遥感数据的时效性更强,应用价值更高。此外,在传统水环境监测规范和标准基础上,介绍遥感数据预处理与水环境监测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组成和具体实现,并对该系统做出总结和展望。

    2012年04期 No.602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