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标准设计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访问量:964698
日访问量:11

线路/路基

  • 论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评估标准与合理控制

    汤晓光;陈善雄;许锡昌;秦尚林;

    沉降变形观测分析评估是确保铁路客运专线轨道结构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探讨沉降变形评估标准与合理控制具有意义。针对沉降变形评估指标分类及其控制标准、观测期合理控制、曲线回归相关系数的控制标准和沉降量<1 mm观测断面的评估等进行深入讨论。总结提出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评估指标体系,并将10个评估指标细分为核心指标、基本指标和一般指标3个等级。核心指标应严格满足相关要求,任何一个指标不满足要求,不能通过评估;基本指标应整体满足相关要求,个别指标超过限值不大时,可以基本通过评估,同时提出完善意见;一般指标应基本满足相关要求。根据沉降变形的发展趋势,将沉降时间曲线分为3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观测期控制标准。建议曲线回归相关系数的最低标准可以由0.92放宽至0.85。建议对于观测期满足《评估技术指南》的要求,实测沉降量小于1 mm的观测断面,在整体沉降趋于稳定的条件下,直接判定其满足评估要求。

    2010年02期 No.573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路基沉降观测期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及其合理控制

    宋剑;李明领;周全能;秦尚林;许锡昌;

    沉降观测期的合理控制是涉及工程质量、进度与造价的关键技术难题。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沉降实测数据,对路基沉降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沉降的发展趋势,将沉降时间曲线可分为3种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观测期控制标准。第Ⅰ类,路基填筑完成6个月内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沉降时程曲线表现为较平滑、规律的收敛曲线,对于该类观测数据,沉降观测期可适当缩短。第Ⅱ类,路基填筑完成后,沉降快速趋于稳定,却在中途出现突然增长,而后又逐步趋于稳定,对于该类观测数据,应在沉降突变后继续观测不少于2~3个月,待沉降稳定后,方能进行评估。第Ⅲ类,路基填筑完成后,沉降继续发展,沉降速率未明显减小,未见稳定趋势,该类观测断面应引起观测单位和建设单位的重视,延长观测期,必要时采取工程处理措施。

    2010年02期 No.573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试论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模式

    李明领;周全能;陈善雄;许锡昌;

    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是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无砟轨道铺设的成败,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沉降评估工作的规范性、高效性和科学性,以实现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针对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工程的工作需求,从组织机构、成员单位职责、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评估计划与进度控制、原始资料的整理与汇编、评估报告的汇编等方面,探讨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评估工作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明确了各单位职责与工作程序,以期对在建和待建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有所帮助。

    2010年02期 No.573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超载预压路基沉降评估技术

    乐红;余飞;韩卓;周伟;

    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超载预压路基沉降规律及特征,总结了与之相适应的评估技术要求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有效应力面积比法和基于实测数据回归拟合的分析方法,对超载预压路基的卸载时机和工程沉降进行分析,为铁路客运专线超载预压路基的沉降变形评估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2010年02期 No.57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客运专线路基沉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周全能;姜领发;

    针对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某一区段路基的沉降观测数据,定量的计算出路基沉降范围值及沉降速率,并分析其原因;借助合理曲线回归方法,预测不同地基处理方式下路基的工后沉降量与路基填高的关系;以试验区段中的某一观测断面的沉降数据,探讨分析路基沉降时程发展规律及合理的放置观测期。

    2010年02期 No.573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后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姜领发;陈善雄;

    利用路基填筑完成后相对较长静置期内的实测沉降值及轨道结构层施工完成后的较短时间内的有限次沉降数据,提出一种实用的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后沉降预测方法。首先,利用较长静置期中的路基沉降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并判定其拟合参数是否满足要求,其次,在满足预测曲线的参数条件后,根据结构层的荷载情况及施工完成后有限次实测沉降值,确定与路基土体固结性质有关的结构层施工完成后的沉降发展曲线拟合方程参数,并给出相应的工后沉降计算式;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所建议的预测评估方法进行验证与分析。

    2010年02期 No.573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铁路客运专线超载预压路基变形特征与卸载时间确定方法

    余飞;乐红;韩卓;陈善雄;

    以我国在建的铁路客运专线实测数据为基础,总结分析了铁路客运专线超载预压路基沉降变形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设计规范和控制标准,推导并建立了基于实测数据回归拟合的卸载时机控制方程,以及基于有效应力面积比法的卸载时机控制条件,并针对不同沉降变形类型,给出了相应的卸载时间计算公式,为铁路客运专线路基超载预压区段卸载时间点的计算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最后采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超载预压路基实测数据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2010年02期 No.573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路基沉降预测的拓展指数曲线模型

    秦尚林;陈善雄;许锡昌;

    路基的工后沉降是高速铁路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实测沉降资料,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估算工后沉降是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指数曲线法作为曲线拟合法的一种,一般不适用沉降量级小、数据相对波动大的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针对常规指数曲线法的缺陷,对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拓展指数曲线模型,介绍其求解过程。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部分实测资料,运用双曲线模型和三点法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拓展指数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关系数高,误差较小,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可为今后类似条件下的路基沉降预测分析提供参考。

    2010年02期 No.573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铁路客运专线沉降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预测集成系统研发

    陈善雄;余飞;刘绍波;韩卓;

    针对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分析评估的技术要求,开发建立了"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观测数据管理与分析预测集成系统"。该系统融合了沉降观测数据管理、沉降分析预测、区段沉降评估、数据报表自动生成和全线监控管理等多种功能,实现分级权限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分析工具,系统功能齐全、界面友好、易于扩展。工程实践表明,该系统对于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评估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为铁路客运专线沉降评估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平台。

    2010年02期 No.573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道岔精调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全顺喜;王平;伍曾;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道岔几何形位的精调是保证道岔高平顺性的关键。结合我国客运专线道岔铺设、维修的经验,在系统分析道岔各几何形位的基础上开发了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道岔精调系统。应用该系统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韶关西站指导了德国BWG18号无砟道岔在浇筑混凝土后的精调工作。实践表明,本系统能快速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调整方案,且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现场的施工效率。

    2010年02期 No.573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拓展双曲线法在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王小刚;陈善雄;余飞;王星运;

    拓展双曲线方法是在常规双曲线法中引入荷载系数拓展而成的,它假定在荷载增量、加载速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沉降变形的增量与荷载增量成正比。运用拓展双曲线法对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进行预测,并与双曲线法、Asaoka法、三点法等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拓展双曲线法与实测曲线拟合较好,回归系数高,误差小,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同时对比了不同时间起点、终点、加载期和观测频率的情况下,拓展双曲线法的预测结果,发现加载期观测频率对预测结果影响较小,而恒载时间越长,则沉降预测误差越小,相关系数越大,因此,运用拓展双曲线法时,恒载期的时间不宜小于4~5个月。

    2010年02期 No.573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客运专线42号无砟轨道无缝道岔参数分析

    曲村;高亮;陶凯;乔神路;

    为了满足客运专线建设的需要,我国研发了时速350km客运专线42号无砟轨道无缝道岔。除了常规的各项检算外,其他设计参数包括扣件阻力和翼轨末端间隔铁数量,也要根据客运专线的要求进行检算。建立了客运专线42号无砟轨道可动心轨无缝道岔有限元计算模型,对不同扣件阻力和不同翼轨末端间隔铁数量条件下的道岔的主要力学特性等进行计算分析与比较,对客运专线42号无砟轨道无缝道岔的设计参数的选择提出建议。

    2010年02期 No.573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桩板结构技术应用研究

    肖宏;郭丽娜;

    桩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但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在仅有的理论研究中,大多是做一些有限的试验和少量的数值分析,目的主要是验证该工程设计的正确性。主要对桩板结构在我国的提出背景,桩板结构的构造形式、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桩板结构需要开展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探讨。

    2010年02期 No.573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WJ7、WJ8型扣件纵向阻力现场试验与研究

    杨艳丽;

    我国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设计中广泛采用WJ 7、WJ 8型扣件,其扣件纵向阻力是进行无缝线路设计的重要参数。为合理确定WJ 7、WJ 8型扣件纵向阻力,设计一种有效的无砟轨道扣件纵向阻力测试方案,简述基本原理,通过在武广客专武汉综合试验段对WJ 7、WJ 8型常阻力扣件及WJ 7、WJ 8型小阻力扣件的纵向阻力现场测试,以及对实测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确定了WJ 7、WJ 8型扣件纵向阻力的合理取值,研究结果可为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扣件纵向阻力取值提供参考。

    2010年02期 No.573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9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太原东站改造施工过渡方案

    霍翼;

    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开工建设的客运专线,科学、合理、严密地编制客运专线引入枢纽改造的施工过渡方案,对于施工过程各专业均衡推进,施工时间一点多用,施工组织计划严格兑现,保证客运专线引入施工和既有线安全运输两不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重点阐述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引入太原枢纽的重要改造项目太原东站改造工程,施工过渡方案的编制及根据既有线运营实际而采取的优化措施,以此与广大铁路建设者共同探讨客运专线引入枢纽建设过程中,如何解决施工专业多、过渡工作量大、封锁要点工期紧和减少对运输干扰难度大等关键问题,不断提高客运专线引入枢纽改造工程的施工能力和施工水平。

    2010年02期 No.573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底坡设置探讨

    龚伟;

    城市轨道交通中小半径曲线轨道磨耗的主要原因是轨底坡设置不正确或不合理,从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轨道施工方面入手,详细介绍整体道床轨道施工工序,重点阐述施工中轨底坡的控制并分析造成轨底坡不足的原因;针对施工中轨底坡不足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意见,以达到延长轨道使用寿命的目的。

    2010年02期 No.573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预应力管桩在高速铁路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朱爱民;

    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上海虹桥站两种管桩地基处理方案的对比,分析了其承载力和变形特性及工后沉降控制效果,初步总结了管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可为相关工程参考。

    2010年02期 No.573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向莆铁路选线的总体思路

    赵忠保;

    向莆铁路是一条典型的复杂山区铁路,结合向莆铁路的选线设计经验,运用新建铁路选线的基本原则:路网规划选线、城市规划选线、地形地物选线、地质水文选线、环保水保选线,阐述一条复杂山区铁路如何在涉及领域多、牵及面广、因素复杂的选线设计中运用选线的基本原则,完成线路走向方案的研究,达到路网布局合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工程适中、措施得当、符合环保的选线目的。

    2010年02期 No.573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客运专线桥上无缝道岔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

    李秋义;

    在充分分析道岔桥梁相互作用原理及力学传递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岔梁墩一体化"计算模型,提出了道岔与桥梁相互作用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并开发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与德国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本文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010年02期 No.573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桥头段路基加固施工技术

    马春红;

    结合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某段桥头地段路基的施工,介绍为确保桥头软土段修建"零"沉降路基进行的CFG桩的软基处理、路基填筑、堆载预压等施工技术,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检测,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FG桩加固处理的桥头路基后期沉降趋于稳定,最大沉降量为6.62 mm。

    2010年02期 No.573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浇薄壁筒桩在深厚层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周坤;叶春林;

    针对台州站采用CFG桩加固深厚层软土地基出现单桩承载力不足,沉降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软基加固技术——现浇薄壁筒桩技术,在沿海客运专线铁路甬台温线得到了大量应用,通过试桩及质量检测,成桩桩身完整,承载力和沉降完全满足要求。

    2010年02期 No.573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桥梁

  • 3跨连续中承自锚式柔性系杆拱桥设计研究

    任为东;

    结合国内三座典型桥梁介绍3跨连续中承式柔性系杆拱桥的结构特点及受力体系的差异。从工程经验出发,对此类型桥梁的关键技术做了比较分析,并对其为适应不同工程而进行的结构体系演变进行了探讨。

    2010年02期 No.573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32m单跨简支梁的徐变上拱特征分析

    许锡昌;周伟;陈善雄;

    对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多片单跨简支梁从梁场预制至架梁后变形上拱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梁体弹性变形、终张拉后60 d以及架梁前后的徐变变形特征,探讨了目前施工过程中徐变控制标准的合理性,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2010年02期 No.573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南岸跨大堤系杆拱桥施工技术综述

    丁照安;

    新建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在南北岸跨越黄河大堤,设计为跨度92 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结合该桥的施工实践,简要介绍该拱桥主梁灌注、钢管拱肋拼装、钢管混凝土泵送顶升压注、吊索安装张拉等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2010年02期 No.573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纵横梁架空线路施工方法在铁路营运线防护设计中的应用

    高雪瑞;

    既有线施工过程中,由于多孔连体箱形桥施工范围超出常规钢便梁防护范围且施工现场不具备铁路便线施工条件,故在对既有铁路营运线防护设计中,多采用纵横梁架空线路的施工方法。

    2010年02期 No.573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桥群、隧道群广泛相间情况下桥梁施工方案研究

    吴红军;

    结合南广铁路桥群、隧道群广泛相间情况,从桥隧设计技术、桥梁施工设备适应性、经济性、工期保证等多角度详细分析,选择与各段工程特点相匹配的桥梁、隧道设计方案,实现施组设计与桥隧结构设计间的互动、有机结合,达到优化设计方案、合理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该研究的成果已经在南广铁路项目建设中应用,其对于类似工程环境的其他铁路项目选择合理的桥梁设计和施工方案,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0年02期 No.573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速铁路棚护支架空气动力效应分析

    张建民;陈宝良;李达;

    通过对动车穿过棚户支架时空气动力效应计算分析,确定和验证高速铁路棚护支架技术方案安全措施,对既有线进行防护,将现浇支架和防护棚架施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变中断停车施工为正常行驶施工,实现沪宁城际安全、工期目标,成功解决了新建铁路施工和既有铁路营运互相干扰问题,降低了施工风险,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施工安全和铁路运输安全。

    2010年02期 No.573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D24梁串联架空铁路复线顶进大跨地道桥施工设计技术

    宋来存;

    市政环线干道采用大跨度地道桥穿越既有铁道复线线路时,铁道线路架空的安全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若采用传统型钢纵横抬梁法,则安拆复杂、线路线形难保证、施工期间维护工作量大,无法满足既有线施工防护要求;现有的铁路制式D24梁架空线路为单跨架空,跨度无法满足大跨地道桥防护要求;阐述用八三式军用墩杆件组拼横抬梁作中支点,将铁路制式D24梁串联架空线路,不间断铁路行车,顶进双幅分离式斜交大跨度框构桥,为满足类似工程线路架空安拆快速、安全可靠的要求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2010年02期 No.573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桐庐富春江二桥主桥拆除施工技术

    章国庆;

    桐庐富春江二桥维修加固工程,在原来公路旧桥两侧新建桥梁加宽后,拆除旧桥上部结构,接高立柱后重新施工旧桥区域的桥面系,在保持两侧新建拼宽桥行人交通、桥下河道航道畅通的情况下,采用了支撑架和吊车结合的施工方案拆除旧桥上部系杆拱系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2010年02期 No.573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速铁路插板式声屏障结构计算分析

    孙凤珍;

    根据高速铁路声屏障受力特点,分析确定作用于高速铁路声屏障的荷载。特别是针对高速铁路列车大密度、长期运行声屏障结构疲劳问题,声屏障结构所承受的主要荷载是列车高速运行时产生的脉动力,是动荷载,结构存在着疲劳问题,疲劳计算按50年使用年限计算,对连接件螺栓的疲劳按材料的疲劳极限应力控制。研究确定高速铁路声屏障结构疲劳计算方法,并给出能够抵抗疲劳的声屏障结构与桥梁遮板的连接方式,是保证整体结构安全的最重要问题。

    2010年02期 No.573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客运专线简支箱梁贝雷制架施工技术的应用

    胡京平;

    通过现浇简支箱梁贝雷制架施工技术在甬台温客运专线铁路工程中的应用,阐述在特殊地理环境下,尽可能地利用既有墩台基础,采用钢管桩和贝雷片作为现浇支架代替常规的移动模架现浇制梁,材料周转利用率高,适用性强,是一种较灵活机动、能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的施工技术。以甬台温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永宁江特大桥跨江部分简支箱梁现浇施工为例,对现浇简支箱梁贝雷制架施工技术从方案制定检算到实施各工序进行详细介绍。

    2010年02期 No.573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隧道/地下工程

  • 多种特殊衬砌类型下模板台架的设计与使用

    任晓琴;

    以老东山隧道多种特殊衬砌类型下模板台架的设计方案为例,详细介绍面对多种特殊衬砌类型,如何统筹兼顾,合理经济的选择模板台架的最佳设计方案;由于在该隧道的衬砌施工中采用了多变式衬砌模板台架分段跳衬的施工技术,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衬砌方法导致的二衬外观质量差、偏差大等问题,解决了传统施工方法繁琐、安全性不高等问题;既提高了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了施工安全,又加快了二衬施工速度,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2010年02期 No.573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益田路Ⅵ级围岩富水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杜运国;

    结合广深港客运专线益田路隧道Ⅵ级软弱围岩施工,对益田路隧道洞口段富水、浅埋、软弱围岩、穿越中心城区施工难点进行分析,选定总体施工方案,详细介绍超长大管棚、小导管注浆进行围岩加固,井点降水、帷幕注浆截水疏干隧道内地下水,CRD法开挖、静态爆破处理孤石等施工工艺、方法及心得体会、技术创新方面的设想,对今后类似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2010年02期 No.573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盾构穿越城市建(构)筑物桩基的施工技术研究

    刘建卫;

    鉴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盾构施工多受既有桩基制约或影响的现状,通过既有施工实例,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盾构穿越建、构筑物桩基的施工方法,从工艺工法、地质条件、地面环境、施工技术可行性及实施效果等方面深入分析,提出桩基托换、拔桩、冲桩、线路调整及直接穿越等5种施工方法的技术措施、适用环境及注意事项,并对其进行总结、研究和探讨,为后续类似工程在选择施工方案时提供参考,同时也对设计及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2010年02期 No.573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全套管钻机在砂卵石地层中成孔施工工艺初探

    张利娜;杨枫;吕波;

    通过北京地铁9号线工程实例,详细分析工程所在位置处不同深度的地质情况下的成孔难易性,针对砂卵石地层对不同成孔设备的施工优缺点进行比较,说明选取全套管钻机的缘由。给出全套管钻机在砂卵石地层中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点,并且针对砂卵石的不同分布情况给出遇到大漂石、孤石时的具体处理方法;通过全套管钻机在砂卵石地层中的成孔施工,总结出全套管钻机在砂卵石地层中的施工要点,最后分析了全套管钻机的应用范围及优缺点,预测了全套管钻机的应用前景。

    2010年02期 No.573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深基坑防水工程的注浆加固设计与施工

    戴传英;

    针对目前地下建筑的兴起,深基坑施工安全隐患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根据在武汉市汉口地区成功实施的多项深基坑注浆止水(压力注浆)的实践,总结了在第四系覆盖层厚,地下水水位高的条件下,深基坑的稳定性评价,注浆加固的设计原理,工程数量计算、注浆施工的工艺、操作方法及质量检查标准等一整套基本思路和设计程序。

    2010年02期 No.573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穿越4号暗河段整治措施研究

    李强;

    根据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结果及开挖揭示情况,基本查明了野三关隧道4号暗河支管道规模、涌水量大小、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从工程投资、长期运营安全、施工干扰等方面对增设导流洞、增设排水廊道+中心水沟、增设排水廊道+加深侧沟、封堵4个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考虑Ⅰ、Ⅱ线隧道施工组织及长期运营安全,隧道穿越4号暗河段遵照"以排为主、加强结构、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处理,即采用混凝土封闭原暗河下游管道、在暗河管道上游增设1座长285 m的导流洞、适当加强暗河影响段正洞衬砌结构的综合处理措施,该方案经济、合理、安全,处理效果良好。

    2010年02期 No.573 124-127+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房屋建筑

  •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铁路旅客站房设计中的应用

    郭占月;黄北平;

    钢混凝土组合梁目前在我国工程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结合工程实例以及现场实地检测,通过对大跨度楼屋(盖)结构设计的多方案比选,确认了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方案的优越性。论述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形式在当前铁路旅客站房中的应用;对钢混凝土弹塑性体结构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并且进行静力、动力试验等工程测试对比,认为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能够较好地解决现代铁路旅客站房采用大柱网,且层净高不宜过低的难题。

    2010年02期 No.573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高架车站结构设计

    宋长江;高修建;

    通过对昆明中低速磁浮列车新建工程及唐山中低速磁浮试验线高架车站结构设计的实践,对中低速磁浮高架车站中的荷载取值、荷载组合、结构内力计算、轨道梁设计等问题进行研究,阐述磁浮"桥建合一"型车站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探讨车站设计中的一些难点,如结构计算中模型的选择、连续轨道梁刚度和配筋以及供磁浮列车检修用支墩的设计等,并提出建议,以供开展磁浮列车高架车站设计参考。

    2010年02期 No.573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铁路旅客站房候车室楼面舒适度研究

    黄北平;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旅客站房建设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其站房的结构设计也是多种多样,大跨度、钢结构、桥建合一等结构类型和形式,已在铁路旅客站房建设中较多地采用。结合工程实际以及工程实际检测,论述了当前铁路旅客站房大跨度、钢结构、桥建合一等结构形式,在楼面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新课题,即建筑物结构楼面的舒适度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际的检测,提出类似工程在结构设计中应注意事项和建议。

    2010年02期 No.573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动车段检修库H型平面钢桁架设计及应用

    薛丹;

    综合介绍北京动车段检修库及边跨工程中44 m及48m下弦吊挂检修平台的H型焊接工字钢腹板平放式平面钢桁架的设计,从桁架选型、计算原理等几个方面简明阐述H型焊接工字钢平面钢桁架的特点,同时提出了在实际应用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最后还介绍了和屋架相关的天窗架设计。通过对H型焊接工字钢平面钢桁架的研究,总结出此类建筑的若干设计要点。

    2010年02期 No.573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电力/电气化

  • 北京南站景观照明设计

    王秀娟;

    北京南站景观照明的设计是依据整个建筑的特点及功能要求,将建筑物的特色充分表现出来,突显建筑主体,根据人们的视觉需求,借助光与影的巧妙调动修饰和美化建筑物,为人们创造美丽、舒适的视觉环境,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形象。且通过不同场景的设置,达到节能的目的。

    2010年02期 No.573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铁路隧道照明设计标准探讨

    李学刚;

    针对《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与客专、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规关于设置隧道照明条款规定存在的较大差异与冲突,铁路隧道照明工程设计实践中采用标准不一致的现象,对铁路隧道照明的标准、设计原则、供电方案、控制方式、运维管理进行扼要的梳理。重点对铁路隧道照明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形成隧道照明标准差异与冲突的原因,提出隧道照明标准系统性、协调性、统一性的修改想法和建议。

    2010年02期 No.573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哈大客运专线H型钢柱钢材的选用分析研究

    王森林;王国梁;

    哈大客运专线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夜晚寒冷,多雾雪天气,所处地理位置为严寒地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使用的H型钢柱必须适应高强度、低温性能等特殊要求,结合《钢结构设计规范》以及电力行业标准,以及在严寒地区接触网工程设计中积累的工作经验确定接触网H型钢柱钢材的选用原则。根据哈大客运专线所经过的地区以及列车高速运行情况下,应适当考虑疲劳因素,所以H型钢柱的钢材对焊接结构不得使用沸腾钢以及Q235A级钢,建议采用Q345B级钢。

    2010年02期 No.573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