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利民;
通过分析研究《新建时速300~350 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7]47号)、《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和《变形模量Ev2检测规程(试行)》(铁建设[2005]188号)中的路基压实标准(K30、Ev2、Evd、n、K)、验收标准及试验检测规程,结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压实标准的引进过程,对比国外路基规范的相关内容,提出我国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压实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2007年11期 No.54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玉祥;闫红亮;管吉波;
为配合石太客运专线板式无碴轨道结构设计,采用梁板模型和三重叠合梁模型对板式无碴轨道进行力学计算,并对两种模型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在无碴轨道结构设计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一种模型进行分析,也可以取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2007年11期 No.541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时亮;
结合试验工程资料,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软基地基沉降规律、加固效果、经济技术性、在高速铁路软基处理工程应用的适宜性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2007年11期 No.541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覃峰;包惠明;
主要对沥青加铺层结构组合中的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粘结性试验、低温抗裂性试验、不同结构组合加铺层反射裂缝MTS疲劳试验等,评价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的路用性能;通过相关试验结果证明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低温抗裂性、抗拉伸疲劳性和防水性,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应力吸收层。
2007年11期 No.541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磊;蒲浩;
简述渐伸线法计算既有线单、复曲线拨量的原理。采用动态数组存储拨量计算数据,应用ObjectARX自定义实体技术绘制曲率图,实现既有曲线特征点的动态设置。在此基础上,结合电算要求,给出流程图。采用VC++7.0编制了拨量计算程序,并在京广线信阳至陈家河段改造工程中成功应用。
2007年11期 No.541 15-1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庆斌;
柔性防护系统(TPS2型)主要有钢绳锚杆、钢丝绳网、钢丝格栅网组成,结合保龙高速公路9标段挖方高边坡防护的实际工程应用情况,介绍柔性防护系统(TPS2型)的特点、护坡原理和施工工艺。
2007年11期 No.541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虎兵;
石太客运专线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作为填筑材料,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铁路客运专线级配碎石的施工技术。
2007年11期 No.541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永顺;刘军权;
介绍预留石方隔墙和既有线护坡代替靠壁式防护排架防护,进行电气化铁路复线A级石方控制爆破方案、爆破顺序、爆破参数和起爆网路的选取及爆破的实施,着重介绍薄层岩体预裂爆破和隔墙定向爆破施工技术,提供A级石方扩堑爆破新方法。
2007年11期 No.541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宏亮;郭晓冬;隗功杰;谢珲;
深圳东环快速路洪湖立交跨广深铁路辅桥由非机动车道改为汽车辅道,按道路改造要求拓宽桥面,荷载等级由汽车-15提高到汽车-超20。采用贴碳纤维加固预应力混凝土工型主梁,增设微型桩基础和承台,采用外包钢板增大墩柱截面,采用体外预应力和外贴钢板加固盖梁,更换支座、伸缩缝等附属结构。介绍改造加固设计的思路和要点。
2007年11期 No.541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志军;钟万波;胡关江;
介绍位于贵阳市区的艺校铁路立交桥改造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重点突出大跨度铁路连续梁的横向顶推架设技术。阐述制梁支架、移梁滑道与滑板、顶推后背等的布置,以及梁体顶升、横向顶推、到位落梁的操作。对顶梁过程中其他几个问题如梁体受力分析、移梁速度控制、移梁监控以及纠偏措施等也作了简述。
2007年11期 No.541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文涛;薛泽民;洪彩葵;
介绍客运专线900 t过隧道架桥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及作业流程。
2007年11期 No.541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何思形;张少锋;
京津城际铁路主要梁型为32、24、20 m双线整孔铁路箱梁,采用集中预制、架桥机架设的施工方法,其中32 m箱梁重达900 t。简要介绍JQ900型下导梁架桥机的技术特点和技术参数,在京津城际铁路项目中应用JQ900型下导梁架桥机架设900 t箱梁的施工技术。
2007年11期 No.541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苏国明;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型钢混凝土连续板梁作为铁路桥上部结构的设计概况、主要设计参数、构造细节、计算方法,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07年11期 No.541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乔海洪;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是铁道部客运专线建设的重点工程,为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冬季施工不可避免,结合京津铁路客运专线京蓟连续梁桥从保温的原材料、养护方法、施工工艺等方面介绍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悬灌梁冬季施工技术。
2007年11期 No.541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方志;
某采用预制悬拼法施工的混凝土箱形梁在发生中线偏差以后,经过方案比选,采用横移和转体施工技术进行纠偏。结果表明采用横移和转体技术进行纠偏,不仅能够在技术上满足要求,而且还能够相对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2007年11期 No.541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波;李保军;
通过对杭州湾大桥箱梁及其浇筑过程的分析,采用泵送混凝土一次浇筑,提出相应的布料方式,确定采用HGY18全液压混凝土布料机为此梁场的布料设备之一。
2007年11期 No.54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汪焱周;吴春朝;
宜万铁路叶溪河大桥93.5 m高墩施工采用液压翻模施工工艺,对液压翻模系统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从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混凝土施工、墩身线形控制等方面阐述桥梁高墩施工主要技术要点。
2007年11期 No.541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军;
详细介绍WLQ2×800 kN型无线遥控缆索起重机主索、起重索、牵引索、缆风绳及塔架的施工技术。
2007年11期 No.541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郁民;武志军;
通过对混凝土箱梁桥竖向预应力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一方面是采用有粘结的高强精轧螺纹钢筋作为竖向预应力筋,施工工艺要求高,难以符合设计要求;另一方面是设计规范中关于竖向预应力抗剪强度计算之规定也不完善。建议采用无粘结的预应力钢绞线作为竖向预应力筋,提出新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等,并探讨这些对策在施工与设计中的优越性。
2007年11期 No.541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牛铁忠;
通过沈山线绥中公铁立交桥的设计实践,对曲线梁桥的设计特点,尤其是结构安全设计进行归纳和总结。
2007年11期 No.541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海;冯淑珍;田小路;
介绍邢台市七里河钢管混凝土下承式提篮拱桥裸拱采用满堂支架安装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方案的选择、支架及架设。
2007年11期 No.541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伯伟;
"通桥(2005)2201"预制梁为时速200 km提速梁,京广线信(阳)陈(家河)改造工程在全路首次使用,针对该梁在运输、架设及附属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意见。
2007年11期 No.541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刘刚;王海祥;
结合北京地铁5号线刘家窑车站主体暗挖段隧道北端马头门超前支护的工程实例,研究和阐述了管棚+交叉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技术的机理和施工工艺。
2007年11期 No.541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税明东;尹德华;
长大公路隧道中设置的特殊灯光段为渐变的大断面形式,给隧道开挖、支护施工增加相当大的难度。结合终南山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介绍特殊灯光开挖、支护施工方案及取得的效果。
2007年11期 No.541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骆展鹏;
秦家沟隧道进口段穿越滑坡堆积层,围岩为土夹石结构,软弱松散,地下水极为丰富,采用SNS柔性防护系统、自进式中空锚杆注浆对边仰坡加固,超前大管棚预支护,中导坑上半断面环向切槽留核心土开挖、下半断面边槽分部开挖等项技术,使中导坑顺利穿过滑坡堆积层段,实现安全进洞。
2007年11期 No.541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谷柏森;
针对渝湘高速公路共和隧道特殊围岩地质情况,根据监控量测资料以及地应力测试成果,认真分析共和隧道围岩及支护大变形产生的原因,并介绍共和隧道特殊地质条件下围岩大变形的处理措施,重点阐述共和隧道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结构设计方法。
2007年11期 No.541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荀其迅;
六潜高速公路LY-06标工程康皮畈2号隧道施工YK54+845~YK54+886段时,其右线岳西端隧道出口段约73m的位置位于两山体之间的山洼冲积地段,为长年冲积形成的松散地表,含有浮土、碎碴、杂草,该隧道穿越该段地表较浅,为典型的浅埋松散地段。介绍在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顺利穿越松散地段的情况下对明挖、半明半暗、暗挖等方案取舍的情况,并最终采用地表回填注浆加固、抗滑钢管桩、坡面钢管注浆加固、超前长管棚、自进式锚杆等综合处理措施成功穿越的暗挖方案。对隧道内的结构处理、施工掘进方案的选择及主要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2007年11期 No.541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振艳;
北京地铁10号线光华路车站采用分离岛式车站结构设计,这种结构设计的最大的特点是行车侧洞与候车室之间存在一堵不须开挖的土体。为了保证车站建成以后的整体结构性能,如何对该部分土体进行注浆加固设计是重点讨论的问题。
2007年11期 No.541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戴玉超;
依据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基本原理,结合地铁工程所在地的不同特点,在充分分析可能引起桥桩沉降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防护等级,有针对性采取地面支撑、地面加固、洞内超前加固注浆、桩基补强、洞内加强结构强度等各项措施,结合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析指导施工,形成一个综合的既有桥桩保护技术。
2007年11期 No.541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邹金杰;胡建华;杨其新;
从建立一套完整且便于推广应用的隧道病害检测治理流程的目的出发,通过对隧道病害进行检测诊断,分析病害成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病害分类和等级标准的判定,最后采取相应的病害治理措施,从而使隧道病害检测治理技术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
2007年11期 No.541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德华;沈阿杏;罗庭;
北京地铁10号线6标段光华路站—国贸站区间修建过程中近距穿越多层建筑物,地铁右线隧道距该建筑物结构边线水平距离仅0.4~1.2 m,隧道开挖面极为接近桩基,无法按照常规打设抗滑隔离桩进行加固。后采用洞内加固桩周地层及加设临时仰拱等加强隧道结构的施工技术,成功地穿越多层建筑物,介绍总体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及监控量测等内容。
2007年11期 No.541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