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编写组1998年04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米隆
运用经济效益评价方法论证了本次《线规》修订增设初期设计年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介绍了修订设计年度划分的依据。
1998年04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龚增进,黄建苒,张宝义
运用“能为储备系数法”研究提出了与我国铁路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合理的铁路等级划分标准及纳规建议。
1998年04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炜,王齐荣,米隆
简要阐述《线规》修订中各级铁路旅客列车最高设计行车速度、路段设计速度和路段最小长度等标准制订的技术经济依据。
1998年04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齐荣,米隆
介绍了《线规》修订中牵引种类和机车类型选择原则及其制订的技术经济依据。
1998年04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马炜,王齐荣,米隆
简要介绍《线规》修订中关于曲线半径标准修订的背景,曲线半径选用原则、曲线半径系列、曲线半径标准的修订方法、依据和修订结果。
1998年04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齐荣,马炜
介绍《线规》修订中缓和曲线线型、缓和曲线长度标准的计算方法、公式、分档方法、参数取值、计算结果和选用原则,以及第一、二线间和二、三线间区间曲线线间距加宽标准的计算方法、公式和结果。
1998年04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齐荣,马炜
根据曲线超高的允许设置范围,针对原《线规》超高计算存在的不足,以相关平面标准的制定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实设超高调整需要的动态思路,提出了制订和检算相关平面标准用的曲线超高的计算方法、公式、参数和结果。
1998年04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马炜,王齐荣,米隆
简要介绍《线规》修订中关于最大坡度标准制订的背景、思路、方法和内容。
1998年04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建苒,冯毅杰,罗清泉,李之榕,徐鹤寿,沈忠权,陈松林
根据列车──线路纵向动力学理论,系统地研究了线路纵断面连接标准,为《线规》修订提供科学的依据。
1998年04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炜,王齐荣
阐明研究进站缓坡设置条件的必要性,分析了机外停车的原因、频率及其与行车量、车站性质的关系,探讨了进站缓坡的设置对运营条件及工程投资的影响,计算了起动缓坡坡度值,简要介绍了运营部门对设置进站缓坡的要求及《线规》修订中对进站缓坡设置条件的规定。
1998年04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有生,王厚雄
在调研的基础上,依据线路平面标准拟定的原则及快速铁路的主要特点,拟定了140km/h客货共线铁路线路平面标准。
1998年04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小勇,徐秋菡,周永富
通过对现行《线规》GBJ90—85中关于铁路输送能力计算要不要考虑运量的波动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应考虑运量波动性的修改意见。
1998年04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徐秋菡,胡小勇,周永富
就《线规》修订中涉及车站分布在计算通过能力时,深入分析了维修“天窗”对能力的影响,维修“天窗”与储备能力的关系。提出了对《线规》修订中“天窗”标准的建议。
1998年04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梁贵巧,张宝义,黄建苒,龚增进,朱家荷,周永富,胡小勇
结合我国国情,从能力需求、经济合理、商务作业等影响因素诸方面研究了双线铁路车站分布的问题。
1998年04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梁栋诗
介绍1997年全面修订《线规》中制订铁路与道路立体交叉设置标准和道口安全防护标准的定量依据。
1998年04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齐荣,马炜
分析了单线铁路车站分布时分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综合优化技术求得了不同运输需要、最大坡度和机车等条件下使列车的重量、密度和速度达到最佳组配的经济时分和距离,提出了对执行《线规》有关条文和设计线车站分布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原则和分布标准的经济有利范围。
1998年04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雷黔湘
论述轨道主要部件的功用、受力特点及其与运营条件的匹配关系,对各型钢轨、轨枕、扣件的适用范围作出了明确界定。
1998年04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卢耀荣
就我国《线规》允许铺设无缝线路的最大轨温幅度、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以及有关桥上铺设无缝线路的规定,提出修订建议。
1998年04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明治
介绍“线规”修订中关于道岔号数的选用、相邻道岔间插入钢轨长度及正线道岔前后与线路连接的过渡轨枕的有关规定及由来。
1998年04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