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标准设计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访问量:964346
日访问量:49

  • 铁路桥梁道碴桥面后张法预应力梁标准设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刘传颐;郭康;谢先传;黄坚;邓运清;

    本文主要介绍我国铁路道碴桥面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标准设计总的发展情况和最近新标准图(专桥2059)的特点,并对这种铁路用梁的发展趋向作一较深入的阐述,希望能引起各有关同志的重视,共同为改革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990年04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既有线高填土拱涵扩孔顶进的设计与施工简介

    黄再富;

    既有线高填土拱涵扩孔侧壁顶进法施工,其土压力计算、顶力计算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既有线高填土,经多年运营其路基已经久压实,土压力逐渐降低,这个阶段已形成卸力拱,应用普氏卸力拱原理进行拱涵扩孔设计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1990年04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用疲劳损伤度法计算现行标准设计钢梁的疲劳使用寿命

    李惠生;

    本文采用新的疲劳计算方法,对现行标准设计钢梁部分杆件及部位的疲劳使用寿命进行计算。希望使用这种“校准法”,进一步探讨采用新计算方法的实用性,研究以列车编组单确定典型列车用来计算疲劳的可能性。

    1990年04期 12-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引用先进经验解决旧隧道的破损、漏水和净空不足问题

    吴成三;

    本文以国内外两座破损类似的旧隧道相对此,说明破损的旧隧道应采用先进经验整治,而不宜轻易废弃。同时,说明优选仰拱曲度和以网喷混凝土做内贴防水层,都是整治旧隧道的重要措施。

    1990年04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衡广复线隧道施工随记

    尚澍;

    本文对衡广复线隧道施工中遇到的诸如岩溶地段治理滴水滴泥、新奥法施工采用复合式衬砌与塑料防水板、双线隧道水沟布置与仰拱结构等问题作了探讨。

    1990年04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的铺设和养护

    井伯媛;王振山;

    本文介绍由专业设计院设计,在京山线黄村站试铺的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辙叉单开道岔的铺设和运营情况。通过4年多的维修养护和专项动力测试,大量数据表明,该种道岔是适用于繁忙干线铁路的配套道岔。作者结合运营实践提出了三点结论意见。

    1990年04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站场改建中保留非标线间距的问题

    徐正和;

    在既有车站的站场改建中,为了节省投资、避免过多的拆迁等,暂时保留既有股道的非标准线间距,故带来不少问题。特别是在站场内改建的同时要配合电气集中时,问题更多。本文对线间距过窄,在两线间如何设法安装出发信号机的问题;对于线间距过窄,列车在通过渡线时,车辆将跨越方向相反的两道岔导曲线时,其侧向通过速度是否需要限速等问题作了论述。

    1990年04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供水、电视、广播、通讯多功能组合塔简介

    宋绍先;

    本文介绍了“多功能组合塔”的研究、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的概况,并对设计方案、结构形式、计算原则和设备设计选用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

    1990年04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铁路房屋建筑及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的修改建议

    刘兆增;

    本文肯定了《铁路房屋建筑及暖通空调设计规范》(TBJ11—85),对铁路房屋勘测设计中所起的作用,同时指出TBJ11—85作为技术法规,还缺少如铁路公安分局(处)、材料厂、石碴厂等必须设置的机构和内容条文。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提出对铁路行政区划分、组织机构、定员和面积指标配备的原则,阐述了旅客站房面积指标偏低的原因以及对TBJ11—85的修改建议。

    1990年04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的修改建议

    王作祥;

    本文结合电气化铁路新技术的发展,着重从几个方面对《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

    1990年04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轨枕设计计算方法简介

    德罔研三;洪瑚;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木枕及PC枕的设计计算方法,其中重点阐述了PC枕在外荷载计算、道床反力图式、影响有效预应力诸因素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以及轨枕弯曲应力计算等方面的问题。

    1990年04期 41-4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改革初探

    马炜;

    <正> 本文赞同本刊1988年第12期发表的“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规范改革浅议(以下简称“浅议”)一文的主张,并在该文的基础上初步探讨《铁路线路设计规范》(以下简称《线规》)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灵活性。一、《线规》改革的必要性众所周知:标准规范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都很强的立法工作,对保证工程质最、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线规》在建国以来几经修订已日臻完善。它所制订的标准,基本上符合我国国情,受

    1990年04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