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标准设计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访问量:964789
日访问量:9

  • 从高速行车的试验结果看我国的铁道建筑

    吴成三;

    本文介绍联邦德国高速铁路在运营试验中,创造行车速度为406.9km/h的世界纪录。说明我国在大秦线上所用的轨道建筑(60kg/m钢轨,30cm厚的道碴床和不论在路基上、桥梁上、道岔上一律采用混凝土轨枕)也能满足列车高速要求。除建议积极推广现用的轨道建筑外,并根据实践结果与参照国外经验,对其不足之处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同时也建议,即采用大秦线的轨道建筑和对路基压实严格要求下,先在平原地区客运繁忙的城市之间,试修一条速度为160km/h的高速铁路,代替占地多、运能小、耗能多、污染大、伤亡严重的高速公路。

    1989年08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桥墩优化设计及经济效益

    王清亮;

    本文就采用铁路单线实体桥墩优化设计通用电算程序进行桥墩设计工作及其经济效益做了详尽论述。该程序可用于桥墩的常规设计和特球设计,也可用来编制桥墩通用图。

    1989年08期 8-1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确处理线路、桥梁与自然景物关系问题的初探

    向雅娟;宋世樟;

    线路、桥梁包含着人类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成果。近40年来,西欧国家对正确处理线路、桥梁与自然景物的关系问题十分重视。她们对此提出了两条重要原则:一是选线时应当注意尽可能保护原来的地貌特征;二是应当使桥梁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本文对这两项原则作了论述,并列举了几个可资借鉴的实例。今天我们对于线路、桥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使用价值的要求,而是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它们美学价值方面。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的线路与桥梁工作者不仅要从经济、枝术等方面选择方案,而且还必须从审美角度设计线路与桥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关怀,也是对人的价值的重视。

    1989年08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京杭运河桥顶进施工措施

    吴毓骍;

    在运营繁忙的线路下(地基为粉砂)顶进净宽16m、净高8.7m双孔箱形桥,如何能质量良好又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本文对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作了介绍。

    1989年08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标准设计中推广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设想

    李正扬;

    本文根据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中关于“优先数与优先数系”的规定要求,较具体地分析了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优越性。

    1989年08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层建筑空调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王锡奎;

    高层旅馆、办公楼,商场等建筑的空调,属舒适性空调,不象生产工艺性空调那样,必不可少而且有严格的精度要求。舒适性空调的设置标准,与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我国的旅馆、办公楼、商业建筑,过去很少有空调设备,这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逐渐多了起来。但是,我国仍属发展中国家,即使设置空调设备,其标准也宜低不宜高。在此前提下,本文就高层旅馆、办公楼商场建筑的空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作为探讨:商场人均占有面积,不应搬用外国的数据,也不宜采用我国实测的较高的保证率;独立新风风机盘管系统,宜采用简单的风机盘管风路控制,不必采用较复杂的风、水路控制,水系统也要与之相适应。

    1989年08期 22-2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厌氧生物处理产气动力学理论分析

    赵亚乾;

    本文以厌氧生物处理产气量计算的氧法和碳法为基础,提出的甲烷气体产量、沼气产量及沼气中甲烷气体含量的动力学方程式分别为G_(CH_4)=0.35Q×(S_r-1.22Δx),G_r=1.865Q(ΔTOC-0.4580Δx)和M(%)=0.1877××S_r-1.22Δx/ΔTOC-0.4580Δx×100%。文中还分析了理论计算与实际产气之间存在差别的几方面因素。

    1989年08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析水跃值计算公式及对S值选用的建议

    曹景三;

    本文着重论述了水跃值与滤水管中各种水头损失之关系,指出减小水跃值的重要途径,同时论述了计算水跃值的经验公式——阿勃拉莫夫公式的正确性,并指出用井壁外降深代入公式,计算水跃值的优越性与可能性。

    1989年08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用最佳流量值确定排水管径

    黄晶若;李桂荣;蔡昌明;

    本文介绍通过电子计算机采用了FORTAN语言编制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程序,适合于各种不同材料的圆管道。在已知街坊面积,人口密度、污水量标准及管道布置的情况下,用最佳方法确定管段流量、管径大小、充满度、埋深、管道坡度等。

    1989年08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钢轨打磨作业述评

    彭新义;

    钢轨出现不平顺,尤其是波状磨耗,单靠捣固和起拨道作业,已不能圆满改善线路质量。不少国家对钢轨打磨作业,已象捣固和起拨道作业一样,列入了线路维修计划中。本文就钢轨打磨的意义、经济效果、波状磨耗的定义和分类、国际上波状磨耗的研究现状、钢轨的打磨方法、打磨机械和最佳打磨时机作了扼要的介绍。同时对我国防止钢轨波状磨耗提出几点看法。

    1989年08期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低高度梁在铁路建设中的发展简介

    王振华;

    <正> 从50年代开始,为了多种目的,需要设计压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建筑高度。1958年7月铁四院设计了下承式的跨线梁,其建筑高度能与下承钢板梁互换。在旧线改造中,为更换现有线路上的轨束梁和已运营多年的旧钢梁以及枢纽站内的跨线梁,从1958年以来,各铁路局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无碴梁。据不完全统计,已用跨度20m以下的无碴梁有几百孔。

    1989年08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设计方法(一)

    M.EL.SHAHAWI;B.DE V.BATCHELOR;杨文武;

    本文概述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截面受弯分析和设计的方法,给出了一个典型的设计例题,对不同设计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Moustafa,Naaman Siriaksorn,Bachmann及Nilson提出的方法都适用于设计;Moustafa研究出的图表用于简化设计;Abeles提出的方法是以混凝土中的虚拟拉应力为基础,一般不推荐使用。

    1989年08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家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1—87)简介

    <正>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4]10号通知的要求,由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经国家计委计标[1987]1609号文批准自1988年7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适用于基本烈度为7度、8度、9度地震区的新建国家标准轨距铁路和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的线路、路基、挡土墙、桥梁、隧道工程的抗震设计。

    1989年08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定》编制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陈萃岚;肖俊英;

    <正> 根据建设部[89]建标计字第8号和计综和[1989]30号附件十下达的部标准《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定》的计划,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主编。经主编及参加单位商定,于1989年4月1~5日在北京召开了编制工作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部劳卫所,铁道部第一、二、三、四勘测设计院和专业设计院等编制单位的代表12人。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国家下达的任务,各编制单位共同就编制“技术规定”的有关工作进行研究,以保证编制工作顺利进行。

    1989年08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J102—87)简介

    强世杰;吴连荣;俞志英;

    <正> 一.编写简况部标准《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的编制任务,是铁道部基建总局在(83)铁基字第1710号文中下达的(当时名称为《土工试验规程》)。1984年5月22日电报通知,指定由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第一、四工程局,铁科院铁建所,西北所参加编写。1985年12月主编人员出席了部基建总局主持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协调会。会上决定:1.将《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中土的工程分类列入本标准;《铁路路基设计规范》中填料分类暂不列

    1989年08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