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惠祥;
人行道桥跨度大于18m,一般均采用钢梁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但在行车条件下对钢梁的养护维修有一定困难,所以不受养护部门的欢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有时受种种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实现。为解决这些矛盾,本文介绍了随州人行道桥,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成功地设计、施工了跨6股道32m跨度的桁架梁。这一实例,为某些站场的人行道桥工程,提供了解决困难的方法。本设计荣获1987年铁道部优秀设计二等奖。
1989年07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代圣;
本文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板式墩,目前在设计和使用上的情况,并与实体墩做了较详细的对比,证明其经济性。
1989年07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玉春;
本文对栓焊梁产生疲劳裂纹最多的叁标桥0012《下承焊接板梁》标准图,论述了疲劳裂纹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1989年07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韦学藻;
本文根据工程实践,对喷射混凝土施工中产生堵管和质量事故的现象、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排除和防止措施。
1989年07期 10-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碧山;
无缝线路是一门新型的轨道结构,由于它有显著的优点,无缝线路有着极其广泛的发展前途。本文仅对无缝线路铺设地段的工程施工中元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问题进行定性的分析。
1989年07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振武;王炎孝;费星如;
本文通过对无缝线路铜轨纵向力测定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方法——超声法测定钢轨纵向力,并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
1989年07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永和;
本文以伊拉克H-B-K铁路新线为例,介绍了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问题,并对国外科学的管理、文明的施工、严格而完善的质量检测制度等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评述。
1989年07期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育仁;缪龙秀;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有关可靠性与技术性能并结合铁路设备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落实到分系统、设备、部件乃至元件上去进行可靠性分配,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1989年07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梅宁;
常用的中、小型空调设备有风冷式与水冷式两大类。由于这两大类空调设备在制冷量、能耗和价格方面的差异,从而对设计人员提出了如何合理选用这两类空调设备的课题。风冷式与水冷式空调设备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冷凝器的型式不同和采用的空调工况等参数的不同,从而造成了制冷量和能耗的差异。一般来说,风冷式空调设备的制冷量较水冷式低10%左右,而冷凝器部分的能耗却较水冷式高出许多。此外,由于铁路自身的特点(空调房间较集中、空调设备使用的时间较一致),因此在设计中应优先考虑采用水冷式空调设备。
1989年07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戴福才;
当前管井中含有细粉砂和杂质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现象极为严重,而且浊度在10度以内,不宜采用大型净化设备处理,影响计量,堵塞设备,对加强供水管理和提高出水质量十分不利。经反复研究,试制成旋滤式除砂器,它不仅除砂效果显著,而且当水质悬浮浊度在10~30度范围内时,经过旋滤除砂浊度可降到5度以内。该除砂器是属一种小型净水设备,结构简单,安装检修方便,造价低,阻力损失小,除砂率可达90%以上
1989年07期 34-36+3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锡祺;
本文根据我国近年车辆统计数字和近期车辆发展趋势,参照某些国外情况,结合现场使用经验和设计体会,对现行TBJ5—85《铁路车辆设备设计规范》个别条文及条文说明提出几个具体修改意见。建议:股道间设硬化道路可代替设列检运输小车轨道;货车修车台位一般按16.5m,个别情况下不超过四分之一的台位可按14m;车辆段装卸线可与存车线或其他线共用;货车非运用车系数0.26改为0.23。以上建议供讨论,以求在设计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执行,在基本不影响运营效果基础上,力求技术经济合理。
1989年07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洁人;赵大勇;
本文简要介绍了沥青道床的性能、特点,举例说明了运用时的情况,可供我国在推广运用时参考。
1989年07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潘君牧;
本文介绍波兰铁路在满足重载和高速的要求下,轨道加强的简况
1989年07期 41-4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D.Kerr;成岗;
本文回顾了纵向轨枕轨道和横向轨枕轨道(以下分别简称为纵枕轨道和横枕轨道——译者注)分析方法的发展及与之相关的轨道模量概念,揭示了一些上世纪引入并沿用至今的无依据的或错误的物理量(无论定义还是测定)。讨论了轨道模量的合理定义及测定的各种方法,提出了使用任意车辆或机车测定轨道竖向弹性支承系数的方法。
1989年07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雪宾;
<正> 部标准《铁路滑坡工程地质勘测规则》(征求意见稿)讨论会,于1989年3月28~31日在成都召开。该项标准是与《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配套的专用标准,是规范中滑坡部分的具体化及补充。滑坡是铁路工程建设最经常遇到的不良地质类型,几十年来各部门都积累了大量勘测及整治滑坡的经验,并对滑坡形成的机理有较深入的研究。代表们从滑坡的分类、判别、发育阶
1989年07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雪宾;
<正> 国标《土的工程分类标准》审查会于1989年4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该标准是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标准。目前国内各部标准分类原则各异、名目繁多,为取得统一,并适应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的需要,原国家计委在1987年下达任务由原水利电力部主编此项国家标准。现此项国标送审稿采用的是统一分类法,其体系与现今美、英、日、印度等国的标准基本相同。我部现行的土的工程分类标准与此体系有较大出入,粗粒土是使用累积法分
1989年07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少南;
<正> 《铁路光缆数字通信工程设计规定》审查会于1989年4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铁道部基建总局主持,到会的有铁道部电务局,第一、二、三、四勘测设计院,专业院,电化局,电化局通号设计院,铁科院,北方交大,通号公司研究设计院,上海工程公司,北京、成都铁路局等14个单位,共27名代表。会上基建总局、电务局的同志讲了话。强调了编制本“规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
1989年07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闻森湄;
<正> 光纤通信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即利用光(激光或非激光)通过导光的纤维(光学玻璃纤维简称光纤)把信息从这一地点传到另一地点。把多股光纤束组成光缆用于通信信息传输,就使传统的通信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它由一个光源把电信号变成光信号通过石英玻璃纤维传递到接收端,在接收端再把光信号恢复成电信号。由于光纤通信具有很多优点,因此发展速度极快,仅用10年时间,在80年代初就达到商
1989年07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