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标准设计

Railway Standard Design

访问量:964699
日访问量:12

  • 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检定试验

    <正> 某线跨度150m钢筋混凝土拱桥于1966年建成,通车后使用情况良好。为了正确掌握桥梁技术状态,总结经验,根据交通部指示,于1972年对拱桥进行了检定试验。试验由检定、设计、科研和使用等单位共同组成。参加单位有:北京、郑州、济南铁路局,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第三铁路设计院。试验工作自1972年8月8日开始至9月22

    1973年10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连拱墙隧道衬砌的采用

    <正> 我处在三座长隧道中大力采用连拱墙衬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全处已作连拱墙142对,节约边墙圬工1384.8m~3。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一、革厚墙和整体衬砌的命多年来,中等坚硬岩层隧道由于沿用苏联的计算理论,均采用等截面直墙式整体衬砌。这种衬砌沒有充分发挥结构承载能力,沒有考虑先拱后墙衬砌的受力特点,结构单调而笨重,圬工量大,不能适应多快好省修建铁路的需要。我国铁路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在铁路施工实践中,采用了各种新型衬砌,连拱墙就是其中一种。它通过边墙纵向拱将拱圈反力传到边墙中柱上,节省了边墙圬工。经××线试用和观察,证明这种结构质量良好, 施工简单,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1973年10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冷拔低炭钢丝标准强度调查报告

    <正> 在中小型预应力建筑构件中,全国很多省市目前已普遍使用冷拔低炭钢絲作预应力主筋。但是,根据很多单位反映,这种钢絲标准强度很不稳定,目前又无国家标准可供采用,因此,各地、各单位在设计时所用的强度标准不一致,差异较大。那么,冷拔低炭钢絲的标准强度R_y究竟应该取多少?这是我们在中小型预应力构件设计中碰到的一个问題。为此,我们对冷拔低炭钢絲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和试验分析,主要调查以下三个问題:①各单位目前所采用的冷拔低炭钢絲的标准强度R_y値是多少,②影响标准强度R_y的主要因素是什么;③钢絲怎样才能达到既定的标准强度R_y値。

    1973年10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州机务段内燃机车轮修库屋面体系顶升工程设计简介

    <正> 为加速我国铁路动力革命,实现我局机车內燃化,我队和第一工程大队接受了广州机务段原洗修库改建为內燃机车轮修库的设计与施工任务。改建车库重点是需要升高整个屋面(包括桁架)和吊车梁工程。当时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拆了重盖(称掀顶方案);一是将原屋面和吊车梁顶升(称顶升方案)。经三结合小组研究,认为“顶升”方案是符合多快好省总路线精神的,因此,决定采用,并派员去上钢五厂学习(上钢五厂在“顶升”工程中,采用特制的顶升工具,用4.5瓧马达电动同步顶升)。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有防洪T型钢塔架材料,但缺乏同类型的马达,经过多次比选和

    1973年10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混凝土拱涵开裂原因的分析

    元平楷;

    <正> 目前新建铁路上的拱涵,均按专桥5000石及混凝土拱形涵洞标准图施工。经过几年来的使用实践,发现大孔径拱涵拱圈开裂情况不少,有的纵贯全涵,裂縫宽达0.1~12mm,最后不得不采用压浆、增加套拱等加固措施。旣浪费了材料,增加施工麻烦,又给使用上带来不方便。一年多宋在××线施工处理中,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要认真总结经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敎导,对拱涵作了初步统计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及个人看法叙述如后,希望能起到拋砖引玉

    1973年10期 26-3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桩基应用矩阵法的计算

    胡人礼;

    <正> 近年来,随着现代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矩阵代数在建筑结构汁算中的应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就目前国外文献来看,矩阵代数在桥梁结构计算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矩阵具有它独特的优点,它最适合于编制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计算程序。通过电子计算机的运算,可使计算中求解大量联立方程式的复杂手续得以简化,不仅能节省人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计算速度。矩阵代数不仅可用于电子计算机的运算,也可用于手算,不过,在后一种情况下,不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铁路建设事业和其它战线一样,正在飞跃发展,新的计算技术将会在我们桥梁设汁中得到广泛运用。根据收集到的

    1973年10期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角图法外业测量新方法

    莫春林;

    <正> 旧有曲线的改建,我国大都采用角图法,角图法的主要优点是外业测量简单,可将复杂曲线化为简单图形,便于全面考虑曲线改造。现在的外业测量工作,根据我们实践工作中体会,速度慢,又要测角度,又要测矢矩,而且矢矩尺难于放准垂直于照准线位置,影响了f值准确性,用这种方法取得的外业资料,计算旧有曲线角图面积,也很烦琐,影响內业计算速度。我局提出一种改进方法,测量简单,只测每点的角度,不必測矢矩,每一鏡观测的点数较多,这就减少了转鏡次数,加快测量速度。內业计算也可以简化,同时也适用于同向曲线、反向曲线及复曲线等复杂曲线的校正。这种测量方法,已经在我局工务大修设计中推广

    1973年10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润滑油的回收、再生和综合利用

    <正>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指引下,在燃化部的领导下,我校遵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教导,于1970年上半年,由“五·七”战士和知识青年六十余人,用了十四万二千元的投资和老炼厂的一些废旧设备,土法上马,奋战一百天,初步建成了一个用过润滑油再生小炼厂。一年多来,油田各级组织对用过润滑油回收再生十分重视,大力宣传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组织专门队伍收送,订立了“一顶三”的交旧领新制度(交一桶废机油可领三桶新机油)。一年多来共回收用过润滑油一千二百多吨,其中1050吨进行了再生和综合利用,已生产出20号钻井机油、柴油机油、车用机油、机

    1973年10期 50-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转发《东北地区铁路标准设计协作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的通知——交通部铁路基本建设局(73)交铁基设字1221号

    <正> 各铁路设计院、铁路工程局、铁路局、桥梁工厂、通信信号工厂,电务工程总队: 第三铁路设计院于今年8月16~18日在哈尔滨铁路局主持召开了由东北五个铁路局参加的“东北地区铁路标准设计协作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协商成立了“东北地区铁路标准协作组”,拟定了协作工作试行办法,制定了地区协作项目及专业活动计划,为今后东北地区标准设计工作的开展做出良好的开端。我们认为,三院和东北五个路局的做法,为在全国范围內建立标准设计的各个协作区,积极开展有关标准设计工作的各项业务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希认真总结经验以便全面推广。现将会议纪要及有关文件转发供参考。

    1973年10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东北各铁路局标准设计和管理工作调查简况

    <正> 在6月中旬,我们先后去了锦州、沈阳、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等五个铁路局。目的是了解东北地区各铁路局落实交通部(72)交基字1310号文《关于转发铁路标准设计工作座谈会情况报告的通知》的情况;向各铁路局汇报前一阶段铁路标准设计和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征求对召开全路标管人员座谈会的意见;学习各单位在标准设计和管理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铁路建设服务。一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东北各路局“狠抓批林整风”头等大事,认真贯彻“鼓

    1973年10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会议报导

    <正> 铁四局召开××线桥梁设计会议铁四局工指于5月30日至6月7日在湖南吉首召开了××线桥梁设计会议。重点交流了空心墩和滑动钢模板设计,以及挖孔桩、钻孔桩设计的经验,对一些专业性问題,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会议认为在××线设计和施工的两座大桥所采用的空心墩和收坡式滑动钢模板取得了显著效果,它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符合多快好省建设方针的新技术。大家认为溫度应力在空心墩设计中不可忽视,但目前在理论计算方面认识还很不够,理论与实际出入很大,建议作些必要的模型试验和现場测试,以解决溫度应力问題。关于根部约束应力问題,大家认为由于基础约束影响,

    1973年10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批图纸作废

    <正>~~

    1973年10期 6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